-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 51W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206-2001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测定方法光散射法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PM10) in air of public place--Light scattering method2001-11~ 14 发布2002- 05-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 布
WS/T 206--2001前言本标准为执行GB9663~9673—1996、GB16153-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准》而制定。本标准采用光散射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人颗粒物(PM10)浓度。本标推采用滤纸(膜)采样-称重法确定光散射法对可吸人颗粒物(PM10)的质量浓度转换系数。滤纸(膜采样-称重法参照GB/T17095一1997《室内空气中可吸人颗粒物卫生标准》。光散射式粉尘仪的计量检定采用JJG846—一1993《光散射式数字粉尘测试仪检定规程》。本标准从2002年5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附录 A、附录 B 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北京市卫生防疫站、常州市卫生防疫站、湖北省卫生防疫站、贵州省卫生防疫站、成都市卫生防疫站、海南省卫生防疫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一川、迟锡栋、刘凡、张晶、李宝成、崔九思、谈立峰、赵亢、李荣江、王崇东、于慧芳、于传龙。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WS/T 206—2001测定方法‧光散射法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PM10) in air of public place--Light scattering method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光散射式粉尘仪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人颗粒物(PM10)的浓度和质量控制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人颗粒物(PM10)浓度的快速测定,也适用于其他室内空气中可吸人颗粒物(PM10)浓度的快速测定。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推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的可能性。GB/T17095—1997室内空气中可吸人颗粒物卫生标准JJG846—1993光散射式数字粉尘测试仪检定规程LD 98—1996空气中粉尘浓度的光散射式测定法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可吸人颗粒物(PM10) inhaiable particulate matter指能进人呼吸道的质量中值直径为10 μm的颗粒物(Dso=10 μm)3.2 质量浓度 mass concentration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量(mg/m²)。3.3 相对质量浓度 relative mass concentration与质量浓度呈线性相关的仪器测量值(计数/分,CPM)3. 4 质量浓度转换系数 K conversion coefficient K for transform relative mass concentration intomass concentration空气中可吸人颗粒物(PM10)质量浓度与仪器测定的相对质量浓度的比值。3.5方法总不确定度relative overall uncertainty,ROU在0.5~2倍卫生标推规定浓度范围内,光散射法与滤纸(膜)采样-称重法相比较,总不确定度应小于或等于25%。数学表达式见式(1)。ROU = E1bl + 21MRSDIJ≤ 25%(1)式中:b——两种对比方法配对测定的相对差值的算术平均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11-14 批准2002-05-01实施1
WS/T 206—2001光散射法测定的相对标推差的几何平均值。MRSD-4 原理当光照射在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上时,产生散射光。在颗粒物性质一定的条件下,颗粒物的散射光强度与其质量浓度成正比。通过测量散射光强度,应用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求得颗粒物质量浓度。5仪器测量范围:0.01~100 mg/m²;低浓度场所0.001~10 mg/m3检测灵敏度(相对校正粒子):1 CPM=0.01mg/m²;低浓度场所 1CPM=0.001mg/m3测定精度:士10%(相对校正粒子)仪器应内设具有光学稳定性的自校装置,出厂前按JJG845标定。注:校正粒子:平均粒径0.3μm,几何标准偏差α≤1.25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YD_T 1597.2-2011800MHz/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2部分:基站及其辅助设备.pdf
- NY_T 2989-2016农药登记产品规格制定规范.pdf
- YDT 611-1993通信电缆交接箱.pdf
- YDT 1597.2-2007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2部分:基站及其辅助设备.pdf
- NY_T 2873-2015农药内分泌干扰作用评价方法.pdf
- SB_T 10848-2012家政服务员培训规范.pdf
- SY_T 5171-2011陆上石油物探测量规范.pdf
- YDT 1958-2009准同步数字体系(PDH)虚级联和通用成帧规程(GFP)帧映射技术要求.pdf
- NY_T 3155-2017蜜柑大实蝇监测规范.pdf
- QBT 2882-2007鞋类 帮面、衬里和内垫试验方法 摩擦色牢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