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ppt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 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 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列国纷争 (1)概况:“春秋五霸”“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战国七 雄”。 (2)影响: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 2.华夏认同 (1)春秋时期,周边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2)战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农业 ①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________也得到 推广 ②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________、郑国渠、 芍陂 工商业 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 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1.经济发展 牛耕 都江堰 时间 开始于公元前 356 年 内 容 经济 ___________,奖励耕织;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 庭;“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政治 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政管理上普 遍推行________,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影响 ①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 彻底的一次变法 ②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变法运动(商鞅变法) 重农抑商 县制 三、百家争鸣 1.出现背景 阶级关系 士 (1)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__________出现新变化。 (2)新兴的____阶层崛起,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 试图影响现实政治。 (3)战国时期,学在官府的传统被打破,文化知识向民间普及。 (4)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 派别 人物 主张 儒家 孔子 核心观念是“仁”“礼”,主张“为政以德”,教育上主张“____________” 孟子 认为人性善,提倡“________” 荀子 认为人性恶,主张____________ 2.各派别代表人物及主张 有教无类 仁政 隆礼重法 派别 人物 主张 道家 老子 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其思想 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政治上主张顺其自然, __________ 庄子 崇尚逍遥自由 (续表) 无为而治 派别 人物 主张 阴阳家 邹衍 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___ __________”理论 墨家 墨子 提倡节俭,主张“________”“非攻”“尚贤” 法家 韩非 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了 ____________的政治思想 (续表) 相生相胜 兼爱 中央集权 3.意义 (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成为 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深远。 【规律总结】运用唯物史观认识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1)生产力的发展是各国变法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 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一步松弛了人身依附关系,引 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经济基础的变化,对上层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兴地主 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进行变法是满足他 们要求的最有效的途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3)法家思想的推动。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法家提 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项目 转型前 转型后 政治制度 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地 方分权 分封制崩溃,宗法制遭到破 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雏形 出现 选官制度 实行世卿世禄制度,形成 贵族政治 实行任命制度,形成官僚政 治 经济制度 工商食官,井田制,土地 国有或公有 工商业私营化,授田制,土 地私有或国有 【制表明史】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项目 转型前 转型后 社会结构 宗族占主导,贵族地位高 小家庭形成,贵族衰落,士 阶层崛起 思想文化 原始神学思想占主导,思 想处于蒙昧状态 思想解放,百家争鸣,思想 趋于理性化 教育制度 学在官府,官办教育,贵 族垄断教育 私学兴起,平民接受教育 (续表) 主题 从“社会治理”角度认识诸子百家思想 【史料实证】 史料一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 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荀子·君道》 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韩非子·六反》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 视其身。 ——《墨子·兼爱》 史料二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 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 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清青文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企业方案、单位制度、操作规范、使用流程、培训资源,擅长K12资源整合服务……期待为您的职场带来价值。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