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评介
美国著名的中国汉学家、教授尤文安在《中国文学:英译与评论》一书中为在大学学习汉语的学生编写的教材。通过阅读中文版,我们可以发现,它不仅适合西方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论,也适用于中国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论。正如徐志毅对中国文学:英译与评论的比较诗歌价值所说:“总的来说,《中国文学史:英译与评论》反映了材料的选择、英语翻译与理论解释三个方面的优势和价值,尤其是在第三种方面。”
本书第一章“早期文本”中第一段引文是《论语·为政》中的一段话:“子曰:‘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 人焉瘦哉?人焉瘦哉?’”对此, 史冬冬在《他山之石:宇文所安如何译释中国古代文论———以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为例》提到:“这是国内学者和中国文论选本、文论批评史很少引证和分析的一段话, 而宇文所安将它作为理解中国古代文论的起始, 足见他分析视角的独特和他对这段话的重视。”
一.宇文所安“三级阶段论”思想
讨论“三级阶段论”前, 我们需要详细阐述引文中体现的三个假设。
(一) “首先, 有两种真实, 一在内, 一在外:虽然对外在真实的观察有可能导致对内在真实的误解 (存在隐藏的可能) 。”
1.柏拉图的观点
“Alêtheia”这个希腊词在英语中被译为“disclosedness”, 中文译为“解蔽”或“真理”, 这是柏拉图关注的中心:“认为世界的外表是欺骗性的, 绝对的真理隐藏在欺骗性的外表之下。”
2.孔子的观点
而孔子虽然会认为“being”是一个不可想象之物, 但却可以理解柏拉图所说的“作为解蔽的真理”。
本假设中投射出的中西两种观点“都处理欺骗性的外表和潜藏在表面之下的某种正确的东西的对立”
(二) “然而, 它同时也假定, 通过对外在真实的某种特殊的关注, 完全可以充分地深入到内在真实之中。”
解释的不同在于:
1.在二者关系方面
柏拉图关注具体现象 (即“becoming”) 和“idea” (理念) 性质上的差异;而孔子关注这两者之间必然的联系, 即宇文所安在本假设中提出的“它认为在具体的内在状态和外在表现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
例如:柏拉图认为美人身上的美是“美”理念的具体表象, 孔子认为美就在人的身上, “它表现在外, 要发现它需要某种特殊的观察。”
2.在从西方“理念”到现象, 即中国的从内到外的过程方面
中西方的分歧在于“再现” (represent) 和“暴露”的差异。例如一个尴尬的面部表情不是“再现”某种尴尬之情, 而是首先不自觉地“暴露”感情, 而后这种暴露又暗示了它的起因即“所由”。也即“制作”和“显现” (manifestation) 的差异。希腊词“pioêma” (诗) 来自于“piein”, 故“制作”即“先有固定的模子再根据模子制作”
3.作者的结论
回到孔子的观点, 作者对此假设的解释是“各种错综复杂的环境交织在一起, 任何一种内在真实都有可能被遮蔽, 但只要你知道如何去观察, 那么你就会发现, 内在的真实其实就在 (immanent) 外在现象之中。”
(三) “最后, 这段话还有一个最微妙的假定:被表现的东西不是一个观念或一件事, 而是一种情况, 人的一种性情, 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
1.这个假定是对于“所安”的论述
“孔子这里考虑的是如何认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性格特征”
2.孔子关注的重点
《论语·泰伯》里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 使骄且吝, 其余不足观也已”, 结合后文要谈到的朱熹“视”、“观”、“察”递进之序可知孔子关注的重点是做事和事后表现。宇文所安同样反复表述了孔子关注的这一重点:“不过, 第三层是最有意思的, 在第三层我们还可以看到人将‘安’于何种状态。这就意味着, 在那个纯外表的层面上, 我们还可以推断出不受纷纭现世干扰的, 稳定而一贯的人性诸维度。”
3.观人与阅文
在孔子看来, 观人和阅文是一致的, 所以又有“它提醒西方读者注意一个简单而又至关重要的事实———文永远是人写出来的”。
(四) 总结
后世中国文学思想中的“三级阶段论”即“孔子首先让我们观察一个行为的样态 (“其所以”) , 然后考虑行为的动机或具体起因 (“其所由”) , 最后再推断行为的发出者会“安”于什么样的状态 (“其所安”) ”
上述假定的分析完毕, 我们由此可以明白, 三个假定实际上对应就是三个阶段, 宇文所安通过对这三个假定的详细分析, 虽然没有直接论述何谓“三级阶段论”, 但也使读者对此概念有了深入了解。
二.中国学者对此段引文的注解
“此句争议在‘视其所以’”
(一) “所以”与“所由”相同
孔安国在《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中注:“以, 用也。言视其所行用也。”皇侃在《论语义疏》中拓展了这一解释:“当先视其即日所行用之事也。”刘宝楠赞同他们的解释, “并据《大戴礼记·文王官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