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YDT 1947-2009基于2D-PAM3和4D-PAM5编码方法的距离增强型以太网物理层技术要求.pdf

YDT 1947-2009基于2D-PAM3和4D-PAM5编码方法的距离增强型以太网物理层技术要求.pdf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35.100.10M 30YD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1947-2009基于2D-PAM3和4D-PAM5编码方法的距离增强型以太网物理层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Physical Layer for Extended Reach Ethernetbased on 2D-PAM3 and 4D-PAM52009-06-15 发布2009-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 1947-2009次目前言·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3缩略语4‧物理层总体要求·5物理编码子层(Physical Coding Sublayer)6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hysical Medium Attachment Sublayer)227管理功能与链路协商功能·298PMA电气特性·359链路特性:4010介质相关接口(MDI)规范·4111环境要求41附录A(规范性附录)LDS管理寄存器定义·附录B(规范性附录)发送器失真测试峰谱畸变指标测试中算法代码52 YD/T 1947-2009前創言本标准在制定过程参考了IEEE Std 802.3-2002的内容组织结构、测试方法等。标准的有些内容直接引用IEEE 802.3-2002,如:MI接口、TDI接口、-些状态图变量定义、RJ45连接器的触点分布等,特别是4D-PAM5编码方法基本等同于IEEE Std 802.3-2002中的第40章。同时通过链路协商保持了与现有IEEE以太网标准的兼容。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均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参加起草。哲、王明辉、于洋、魏初舜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卜本标准为首次发布。1 YD/T 1947-2009基于2D-PAM3和4D-PAM5编码方法的距离增强型以太网物理层技术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基于2D-PAM3和4D-PAM5编码方法的距离增强型以太网物理层接口的技术要求,包括功能要求、性能指标、电气特性、机械特性和环境要求等。本标准仅适用于在1对或2对三类/五类双绞线上,采用2D-PAM3编码方法;在4对五类双绞线上,采用4D-PAM5编码方法,以10Mbit/s/100Mbit/s速率传输数据的距离增强型以太网接口。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环路传输系统的频谱管理ANSI T1.417-2003电磁兼容性(EMC)第4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第3节:辐射,辐射频率EN 61000-4-3-2002和电磁场抗扰试验电磁兼容性(EMC)第4~6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引起的抗来自EN 61000-4-6-2001电源的干扰FCCDocket20780-1980(Part 15)计算设备的技术标准第15部分:重新界定和澄清了限制辐射设备以及低功率通信设备的管理规则IEC 60060-1994高压测试技术IEC 60603-7-4-2005电子设备连接器第4~7部分:数据传输频率250MHz及以下的无屏蔽、活动和固定式8路连接器的详细规范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性’第1部分:一般要求IEC 60950-1-2001IEC/CISPR 22-2006信息技术设备射频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带碰撞检测的载波监听多重访问方式及物理层定义IEEE Std 802.3-2002ISO/IEC 11801-2002信息技术用户建筑群的通用布缆3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BER比特错误率Bit Error RadioESDEnd of Stream Delimiter数据流结束标示符FLP快速连接脉冲Fast Link PulseGMII千兆比特介质无关接口Gigabit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LDS链路发现信令Link Discover SignallingLFSRLinear Feedback Shift Register线性反馈位移寄存器LLC逻辑链路控制Logical Link Control YD/T 1947-2009长距离以太网LRELong Reach Ethernet介质访问控制MAC 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相关接口MDI Medium Dependent InterfaceMIIMedium Independent Interface介质无关接口近端串扰 Near-End Crossta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