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师说》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师说》教案 教学目标: 掌握“传、师、从、惑、耻、遗、或”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积累“也、则、于、乎、所以、之”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从第二段中掌握对比说理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怎样围绕中心论述?层次结构如何? 怎样进行对比论证?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可以看出,老师在人们的学习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 作者介绍 1.韩愈,字退之。祖籍昌黎,故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2.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提倡质朴的文风,注重反映真实的社会人生,“言之有物”,“词贵创新”。韩愈为了能使古文运动得到更好的开展,他不仅自己从理论到实践刻苦努力,而且广泛地同青年后生交往,给他们具体的知道和帮助。韩愈的这种做法,却遭到了众人的奚落。因为,自魏晋以来,门阀制度沿袭,贵族子弟入高等学府,而且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由而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文人相轻),但韩愈却能不顾世俗、独抒己见,并写下《师说》一文,论述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陋习。 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 (初中学过《捕蛇者说》《马说》) 自由朗读全文,回答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哪句? 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开门见山,写议论文要鲜明地亮出观点) 必有师:托古言事,增加了立论的力度。 再齐读第一段 第一段 本段的重点字词 学者:求学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 所以,用来-----的。受,同“授”。道,儒家思想;业,六艺经传 闻道:得知真理 从/而师之:跟从(他)而且拜他为师。师,以---为师 师道:学习道理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要了解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 夫,句首语气助词。庸,岂,难道。 无贵无贱:无,无论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哪句话点出了教师的职责? 明确:第二句。“道”是儒家思想,韩愈推崇儒学,力排佛老。“业”指儒家的经典,是道的载体。在“受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惑”。而老师最主要的任务是解惑。 3.3.4句是从什么方面来说的? 明确:从师的必要性 4.第五句是从哪个方面? 明确:择师的标准 第一段从正面阐述了从师的重要性 (自由朗读,直至背诵) 朗读第二段 重点字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之,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也,助词,表句中停顿 众人:一般人 下:低于 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 其皆出于此乎?——大概都是出于这个原因吧。其,大概 则耻师焉,惑矣!——耻师,以从师学习为耻;惑,糊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断句停顿不理解,不能解除疑惑,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小的方面学了,大的却丢弃了。 不耻相师——不以相互学习为耻辱 不齿:不屑一提。意思是极度鄙视 10、乃:竟 11、其可怪也欤!其:指示代词,这 第二课时 回顾上一课知识 第二段 朗读 提问:第一段,从正面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性,那么这一段从什么角度来说明? 明确:从反面,从师风尚不流传很久了,主要是批判了“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的流俗。 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对比论证 古之圣人——今之众人 结果:圣益圣,愚益愚 择师教子——自己耻师 结果:小学而大遗,惑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 结果: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朗读,注意感情 问学生这里应该用一种怎么样的情感来朗读?——痛心、愤怒-、讽刺----? ——标点符号。该段中有几处感叹号,鲜明地流露出作者潜藏的感情。还有语气词,本段中的语气词也特别多,我们仿佛能从“嗟乎”“呜呼”“欤”“乎”以及多达五处的“矣”中听到作者的声声叹息和呼唤。(板书:诵读的“拐杖”:层次大意,句式,标点符号,语气词) 朗读第三、四段 重点词语 常师:固定的老师 师:以-----为师 不必:不一定 朗读,让学生指出一句感觉最好的? 可能会是“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因为文中紧接着写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将来同学们要从事各行各业,在专业领域里你们一定比老师强,这就是所说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老师最大的骄傲就是培养出值得自己敬佩的学生来。韩愈写此文鼓励他的门生李蟠,我也很愿意把这篇文章送给大家,希望大家永远不要停止学习。 在这一段有个分论点是哪句?这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圣人无常师,举例论证 品读第四段 3.第四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交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