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醒世姻缘传》成书时间新考
《醒来世界的婚姻传》的完成日期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崇祯论”、“顺治论”、“康熙论”,甚至“乾隆论”等许多理论。其中“乾隆说”首见于林辰先生《论明末清初小说的历史地位》、《清初小说略论》诸文(1), 后来夏薇女士在《〈醒世姻缘传〉研究》一书中又进一步提出雍正四年 (1726) 至乾隆五十七年 (1792) 成书说(1)。但“乾隆说”的根本缺陷是与日本享保十三年 (清雍正六年, 1728) 的《商舶载来书目》已著录该书的历史事实相矛盾 (2) , 所以并不为研究者所取。“康熙说”则首见于胡适之先生的《醒世姻缘传考证》(3), 支持者先有与胡适之同时的孙楷第先生 (4) , 后有山东学者徐北文 (5) 、李永祥 (6) 和台湾的朱燕静女士 (7) , 笔者曾撰有《〈醒世姻缘传〉康熙成书说驳议》一文, 对胡适之及其支持者提出的种种证据进行驳论 (8) 。此文发表以后, 《醒世姻缘传》康熙年间成书说已经极少再有人坚持。
近读友人蒲泽先生的《〈醒世姻缘传〉非一人著考辨:〈醒世姻缘传〉作者及成书年代考辨之一》一文 (1) , 发现蒲泽先生在论述《醒世姻缘传》非成于一人之手的同时, 也对该书的成书年代问题进行了考察。蒲先生从“辫子”、“姑奶奶”的称谓、秦良玉入清尚在人世、李粹然入清仍在做官、关羽在入清至顺治九年之前北京无庙祀、“金龙四大王”的加封六个方面, 论证《醒世姻缘传》成书于清康熙四十年至康熙六十年之间, 可以说是为胡适之先生首倡的“康熙说”提供了一些新的支持性论据。
笔者以为, 小说中出现的男性“打着辫子”的描述, 可以看作是该书写成于入清之后的一条证据, 但却不能说明《醒世姻缘传》必写成于康熙四十年之后。至于小说中出现的秦良玉、李粹然入清之后仍在人世的问题, 蒲泽先生从历史人物“生不入志”的习俗推测, 认为小说应写成于顺治以后。对此, 笔者的看法有所不同。众所周知, 明代中叶的传奇《鸣凤记》已经开了“当朝人写当朝事”的先例, 剧作演出时仍有剧中人物活在世上。后来孔尚任创作传奇《桃花扇》, 剧作搬演时剧中人物也有在世者。就说部而言, 晚清政治历史小说《孽海花》影射了当时许多政治人物, 包括慈禧太后、同治皇帝、光绪皇帝, 大臣中的奕訢、僧格林沁、李鸿章、荣禄、袁世凯, 改良派中的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 革命派中的孙中山等人, 小说发表时书中人物在世者也甚多。可见, 文学作品的创作并不存在什么“生不入志”的禁忌, 这与史志著作中的人物传记性质并不相同。清人杨复吉的《梦阑琐笔》说, “鲍以文云:留仙尚有《醒世姻缘》小说, 盖实有所指。书成, 为其家所讦, 至褫其衿。”我们且不必考虑鲍廷博 (以文) 提出的“《醒世姻缘传》作者为蒲松龄说”是否真实可靠, 从这段话里却可以看出活在世上的人可以被写入小说的时代观念。
蒲泽先生所重申的《醒世姻缘传》成书于康熙四十年之后的说法能不能成立, 关键在于他所举出的各项证据是不是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下面我们从“姑奶奶”的称谓、“关圣帝君”的封号与清初的庙祀、“金龙四大王”是不是指“金家的兀术四太子”三个方面对蒲泽先生的新证据进行驳议, 以说明《醒世姻缘传》康熙年间成书说之不能成立。
一、“姑奶奶”及其所指的不同含义
蒲泽先生认为“姑奶奶”是“清代的称谓”。他说, “娘家方面的人称出嫁的女儿叫姑奶奶, 也是满俗, 清人入关之后才逐步在汉人中流行开来。”蒲先生并举出《红楼梦》第十六回赖大禀贾母的话作为例证:“后来夏太监出来道喜, 说咱们家大姑奶奶封为凤藻宫尚书。”
按满族礼俗中“姑奶奶”的称谓虽然也可指称已经出嫁的女儿, 但主要是用来指称未嫁女子的, 这在阐释满族文化现象的文章中说的十分清楚:
未字姑娘享受尊宠, 地位较高。无论是“女儿”的身份还是“小姑”的身份, 在娘家都会受到父母兄嫂格外的宠爱和尊待。……“旗俗, 家庭之间礼节最繁重, 而未字之小姑, 其尊位亚于姑。宴居会食, 翁姑上坐, 小姑侧坐, 媳妇则侍立于旁, 进盘匝奉巾栉惟谨, 如仆媪焉。”这段文字生动的描述了满族家庭中三个角色不同女性的家庭地位:婆婆的地位最高, 和公公坐于上座;未字小姑的地位次之, 坐在婆婆的侧位;而儿媳只能站在一旁, 侍候大家进食, 突出地反映了小姑在家庭中的主人地位。(1)
作为一种身份称谓, 满族文化背景下的“姑奶奶”这一称呼出现相对较晚。从语源的角度看, “姑奶奶”的称谓并非源于满语, 而是出自汉语方言。在近代汉语中, “姑奶奶”首先是一个方言词, 它的意思本是来指祖父的姐妹、父亲的姑母, 相当于汉语某些方言中的“老姑”称谓。今济南、徐州、南京、西宁、银川、哈尔滨、乌鲁木齐等地的方言中, 仍然保留了“姑奶奶”这一方言称谓和它所表示的“祖父的姐妹、父亲的姑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