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才“后浪”曹原的超导人生作者:库叔说来源:《初中生世界·八年级》2020年第09期
????????2020年5月6日,24岁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校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95后”博士生曹原,因再次在世界顶尖学术期刊英国《自然》杂志上一次性连发2篇论文而备受关注,被网友称为“海啸级后浪”。两年前,22岁的曹原因在《自然》杂志一天连发2篇有关石墨烯的文章而轰动学术界。24岁,站在世界科技之巅,这几乎是一个不可想象的奇迹。回顾曹原的成长经历,他能拥有今天的成就,看似是某种百年一遇的偶然,其实其中隐藏着某些必然。
????????一
????????曹原从小并不是一个很“乖”的孩子。
????????在不到10岁的年纪,曹原便开始将父母的银首饰化解,用以提取自己需要的硝酸银实验材料。他对计算机充满兴趣,举家迁往深圳之后,他时常前往华强北电子市场,买来大堆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拆卸、安装,直至研究清楚其中的线路逻辑。
????????曹原很早就展现出天才气质。初一只读了1个月,初二读了3个多月,初三还没读半年就参加了中考,并顺利考上了深圳耀华实验学校。高中学业十分繁忙,他放学回家已经10点了,但依旧要花1个多小时的时间捣鼓各种化学试剂。
????????如此惊人的成就,他却淡然地说:“我只是跳过了中学里一些无聊的知识。”
????????曹原的父母在其成长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支持学校对曹原的智力开发,他们在家中布置了一间实验室,为曹原提供最好的科研条件。曹原喜欢天文,父母便花重金为他购买天文望远镜。以至于年纪不大的曹原却淡淡说出了这样的话:“在广阔的宇宙面前,再多的起伏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2010年,14岁的曹原以高考理科669分的成绩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并入选“严济慈物理英才班”。为了完成科研作业,他几乎没有周末,没有寒暑假,整日待在实验室里。曹原凭借超人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仅用一个寒假的时间,就完成并发表了计算机物理课程中相关研究成果的文章。
????????二
????????2014年,曹原获得中科大本科生最高荣誉奖——郭沫若奖学金。不久,他在陈宇林教授的推荐下,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深造。目前,曹原在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物理学家Pablo Jarillo-Herrero,也就是发表过4篇石墨烯论文的通讯作者。
????????初入美国,曹原花了整整6个月的时间,研究一份有关石墨烯的看似富有突破性的数据,却最终发现那不过是实验中的巧合。那段时间,曹原非常沮丧,整日无精打采。但面对既定的结果,他在日后接受采访时说:“有些沮丧,但也只能继续干下去。”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保持着一种平和的心态,高峰时不迷茫,低谷时不放弃。曹原对于科研事业的投入,大多来自兴趣,正如他对魔角石墨烯的研究,也是来源于兴趣。
????????中学时的一堂物理课上,他的老师黄佳堂讲道:“金属的电阻率会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当温度趋于绝对零度,就会呈现一种超导状态。他牢牢记住了老师的一句话,“谁如果能够在常温下发现这种材料,就可能颠覆世界”。曹原对此充满好奇,课下找到黄老师答疑解惑,但黄老师却无法回答他的提问,满怀期待地对他说:“这是你们这一代人需要研究的问题。”
????????三
????????经过不懈探索和实验,曹原及其团队终于在2018年发现,将两层石墨烯叠加在一起,当转角接近魔角(Magic angle)即1.1°,同時温度环境达到1.7K(-271℃)时,它们会表现出非常规超导电性,其属性与铜氧化物(其结构往往难以调整)的高温超导性类似。
????????曹原及其团队的这个发现到底有多重要?这件事还得从109年前说起。
????????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海克·卡末林·昂内斯等人发现,当汞被冷却至接近0K(-273℃)时,电子可以通行无“阻”。他们将这个“零电阻状态”称为“超导电性”。具有超导电性的材料有很强的应用价值,能使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几乎为零。不过,目前绝大多数超导体仅在接近0K(-273℃)的温度下工作,维持低温使超导体的应用成本显著提升。如果材料能在室温下实现超导,就能避开昂贵的冷却费。目前,材料达到超导状态的最高温度约为133K(-140℃),这种材料就是铜氧化物,于20世纪80年代被发现。30多年来,在寻找室温超导体的路上,铜氧化物一直是物理学家关注的焦点。
????????2017年,在美国攻读博士的曹原发现,将两层石墨烯堆成微妙角度,便会发生神奇的超导效应。当他提出这一推测时,很多物理学家认为这不过是21岁的年轻人对世界的无知想象。但是曹原不卑不亢,沉着冷静,蹲守实验室,捍卫自己的理论。终于,经历多次实验失败后,他发现,在一定温度下,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