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螟;为害症状;形态特征;2.卵:呈扁球形,顶部稍凹,高约0.3毫米,表面有放射状细隆线。初产时白色,后变为淡黄色,再变淡红色,卵化前变为灰褐色。卵粒在叶鞘内侧,呈带状排成2~3行或散生。 ;3.幼虫:一般5龄,少数6~7龄。3龄前胸背面鲜黄色,3龄紫红色。趾钩单序在内侧排成半环。;4.蛹:雌蛹15毫米。初为淡黄色,后变黄褐色,背面颜色较深,头胸部有白粉状分泌物。2~7腹节除近后缘处,均有黑褐色圆形小刻点,臀基明显黑色,在背面和腹面各有2个小型角质突起。 ;发生特点;江浙一带第1代幼虫于5月中下旬盛发,主要为害茭白,7月中下旬2代幼虫期和8月下旬3代幼虫主要为害水稻。大螟发生程度与耕作制度有密切关系,凡杂交水稻面积大及大面积种高粱、玉米、粟等稻区,发生比较严重,山区旱作多,淀湖区菱白、杂草多,大螟发生都重。茭白与水稻插花种植地区,该虫在两寄主间转移为害受害重。浙北、苏南单季稻茭白区,越冬代羽化后尚未栽植水稻,则集中为害茭白,尤其是田边受害重。 ;三种螟虫的形态比较;;稻飞虱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Brown planthopper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Rice fulgolid White baeked rice planthopper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a Small brown [rice] planthopper
稻飞虱又名白蚊,俗名火蠓虫。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三种。以褐飞虱为主,成虫和若虫均集中稻丛基部吸食汁液,使被害茎杆变黑褐色,常造成水稻大片死秆倒伏。;1、直接为害:a:吸汁为害:基部叶鞘上为害,前期:生长不良,死苗,死蘖。后期:茎秆腐烂,“倒伏” 。灌浆时减产79.7%;乳熟时减产 57.5%;乳熟后期减产28.7%;b:刺伤:(产卵刺伤)。
2、间接为害:a:褐飞虱:传播水稻草丛矮缩病;b:灰飞虱:传播水稻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小麦丛矮病,玉米粗矮病。 ;形态特征;褐飞虱;2.若虫 若虫分5龄,初龄若虫体灰黑色,2龄淡黄色,3~5龄为黄褐相嵌。初龄若虫体长1毫米左右,5龄若虫可达3毫米左右。?????;3.卵
卵产于稻株下部叶鞘或叶片中脉两侧组织中,通常10~20粒排列成“卵条”???卵粒呈香蕉形,长近1毫米。前期为乳白色,后期可见橙红色眼点。 ;发生规律;2.越冬及初次虫源:每年春、秋随季风变换具有北迁南回的习性。每年春季我国大陆盛行西南气流,海南稻区乃至国外东南亚稻区虫源随西南气流北迁,随着雨区北进,主降区依次向北推进。秋季随东北气流南迁到南亚热带以南终年繁殖区繁衍越冬。
我国广大稻区主要虫源随每年春、夏暖湿气流由南向北迁入和推进,每年约有5次大的迁飞行动,秋季则从北向南回迁。水稻生长后期,大量产生长翅型成虫并迁出,1~3龄是翅型分化的关键时期。?????;;近年来,稻纵卷叶螟除第四代(中稻后期)发生较重外,其它代数发生都不重。发生量不均匀,以迁飞性的虫源为主,虫源基础明显偏少,从而表现出发生不均匀的现象。;一、防治误区;2.合理的防治时间:在开始束尖时用药
3.如何预测防治适期?
在发蛾高峰期后7-10天,这个时期施药效果最好。;一、防治误区;一、防治误区;一、防治误区;二、防治措施;(一)农业防治;(二)生物防治;(三)化学防治;;稻纵卷叶螟
拉丁名: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英文名:Rice caseworm riceleafrotler Rice leaffolder grass leafrotler
属鳞翅目,螟蛾科,俗称卷叶虫、白叶虫、刮叶虫、苞叶虫等。南方各稻区均有分布。幼虫取食水稻叶片,影响水稻发育,降低千粒重,秕谷增加,一般减产10%~20%,严重达60%以上。除水稻外,还为害麦类、粟、甘庶、稗草、马唐、游草等。 ;为害症状;形态特征;2.卵
扁平椭圆形,长1毫米,宽0.5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卵壳表面有隆起网状纹。孵化时淡黄色,眼点黑色,孵化后残留卵壳白色半透明。被寄生的卵赭红至紫黑色。卵散产在稻叶的正、背面和叶鞘上。 ;3.幼虫
初孵体长1-2毫米,头黑色,体淡黄绿色。;3.幼虫
2龄,头淡黄褐色,两边各有1个黑点,体黄绿至绿色,前胸背板有2个黑点。;3.幼虫
3龄,体长5-6毫米,前胸背板有4个黑点,中、后胸背板各可见2个黑点。;3.幼虫
4龄,体长8-9毫米,前胸背板的黑点外侧2个变成括弧状,中后胸背面有8个小黑圈,前排6个后排2个,气门黑点状。;3.幼虫
5龄,体长14毫米±,气门黑点明显增大;3.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14-19毫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