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了解孟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了解《孟子》的相关知识。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课文。 3.分析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 4.准确把握“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与“四端”与“治理天下”间的关系。学习目标 知人论世壹 年龄:83(前372年—前289年) 年代:战国时期邹国人身份: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孔孟:指孔子、孟子师承:子思(孔子之孙)孟子简介 《孟子编年略》:[孟子四十以前,讲学设教:六十以后,归老着书。其传食诸侯当在四十以外]孟子简介 《孟子》一书为孟子晚年与弟子万章等人编订,主要记录孟子游说诸侯及与时人、弟子的问答。成书于约战国中期《孟子》一书主要记载了孟子的思想,但他的思想不是书斋中的沉思和玄想,而是在游说诸侯的实践中的宣教和主张,是对一个个具体现实问题的回应。《孟子》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忍:狠心不忍:不狠心地对待别人,即怜爱别人题意:人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解题 文本研读贰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不忍人:怜爱别人译文: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情。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分析其特点和作用。特点: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作用:中心明确,言简意赅,并提纲挈领地引起下文的论证。中心论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目的是什么?推行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这个观点体现了孟子的哪一个主张?性善论。孟子简介问题探究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以:用行:施行先王:古代君王运:运转,转动译文: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所以:表原因 乍:突然、忽然。孺子:多指幼儿、儿童。 怵惕:惊骇,恐惧。 恻隐:哀痛,怜悯。 内交:结交,“内”同 “纳”。要誉:博取名誉,要同“邀”。 乡党:同乡。非恶其声而然:并非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 译文: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现在的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 拿古代君王治理国家和普通百姓的恻隐之心来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中心论点。为下文引出“四端”及仁政,做铺垫。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孟子简介问题探究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是:代词,这、此 之:补充音节,无实义 羞恶: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辞让:谦逊推让 译文: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不可谓是真正的人;没有羞耻心,不可谓是真正的人;没有谦让心,不可谓是真正的人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⑤端:萌芽,发端。特殊句式: 非人也、仁之端也 判断句译文:没有是非心,不可谓是真正的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仁义礼智”的发端是什么?“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四端”分别指什么?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哀痛,怜悯(别人的不幸)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就是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看到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就是谦逊推让。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就是能明辨是非。问题探究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之:取独 四体:四肢 是:代词,这 贼:伤害 译文: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比喻论证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凡:凡是若:就像 始:刚刚 然:同“燃”达:流通,指泉水涌出。 苟:如果 保:使……安定。译文: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假设论证 “四端”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