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毒物学完整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物毒物学 名词解释 ·动物毒物学:是以毒理、毒物和现代兽医学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科学,是研究各种毒物的来源、种类、性质及其对动物的毒性,对食品的安全性、人类健康及肉食品出口产生影响和引起动物中毒的原因(途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的一门科学。 ·拮抗作用:一种毒物使另一种毒物的毒性减弱。 ·LD50:半数致死量,即引起全群实验动物的一半死亡的剂量。 ·毒物: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的某种物质进入机体后,能引起机体的结构、功能和代谢发生改变、甚至造成死亡的物质称为毒素,采用mg/kg体重来表示。 ·LD:致死量:即引起实验动物急性中毒死亡的剂量。 ·LD100:绝对致死量,即能引起一群体全部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 ·阈剂量:指能够引起群体中极少数个体开始表现出轻微毒性效应的最小剂量,又称最小有作用剂量(MEL)。 ·最大无作用剂量:ED0,是指毒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按一定的检测方法或观察指标,不能观察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大剂量。 ·“三致”作用:致癌、致畸、致突变。 ·致突变作用:突变指机体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突然的、根本的变异。 ·生物转化:外来化合物在体内经过一系列化学变化并形成其衍生物及分解产物的过程称为生物转化,或代谢转化所形成的衍生物即代谢物。 ·剂量:指给予机体化学物质的数量(外剂量),接触或被吸入体内的数量或在体液或组织中的浓度(内剂量),一般多指给予机体的外源化学物质数量或与机体接触的数量,采用mg/kg体重来表示。 ·相加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作用于同一靶器官或靶细胞的相加效应。总效应等于分别给予的相同剂量单一药物效应的总和。 ·游离棉酚:残留在棉籽饼中的棉酚,其中具有活性羟基和活性醛基的即为游离棉酚,游离棉酚有毒。 ·胞潲症:即动物采食大量的汗硝酸盐的饲料后引起以急性肠胃炎、虚脱为特征的亚硝酸盐中毒病,常见于猪。 ·有毒植物:可通过食入,接触或其它途径进入机体造成动物机体能长期或暂时性伤害或造成死亡的植物,均可称为有毒植物。 ·霉菌:是真菌的俗称,严格的讲,只是真菌的一小部分,是在基质上能长成绒毛状,棉絮状或蛛网状菌丝体的真菌的俗称。 ·霉菌毒素:指某些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的次生代谢产物,有时包括霉菌生长繁殖过程中引起的改变或有毒的基质成分。 ·农药:是用于防治危害农作物及农副产品的病虫害、杂草与其它有害生物的药物的总称。 ·农药残留: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动植物体、农副产品和环境中的农药原药、农药有害代谢物、降解转化产物和反应杂质的总称。 ·描述性流行病学:利用已有的资料或对专门调查的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情况真实地描绘、叙述出来。这种研究方法以现状调查为主,如日常的毒物新品种的登记,任何动物中毒事件的登记等。 ·动物中毒的毒理机制:指毒物吸收后在动物体内引起的代谢和功能和组织结构的变化 ·药物饲料添加剂:指为预防、治疗动物类疾病而掺入载体或稀释剂的兽药虎预混物,包括抗球虫药类,驱虫剂类、抑菌促生长类等。 ·耐药性:即抗药性,病原体对药物反应降低的一种状态。 ·金属毒物:在常量甚至微量的接触条件下,即可对人或动物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的金属元素。 填空 ·20世纪50年代黑斑病甘薯中毒导致360万头耕牛死亡。 ·60年代猪亚硝酸盐中毒成为瓜菜条件下集体养猪的大敌。 ·毒物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大类。 ·1982年确定的毒素是苦马豆素,疯草豆素主要抑制甘露糖苷酶。 ·在碳水化合物的同系物中,毒性随着C原子数的增大而增强。 ·磷酸盐最容易被氟污染。 ·草酸引起低血钙。 ·不同的氨基酸可以产生不同的氰甙,饲料中最常见的氰甙有亚麻苦甙,是由L-颉氨酸形成的,百脉根甙是由L-异亮氨酸形成的。 ·氰甙的水解通常由酶催化进行,在含氰甙的植物中,都存在β-葡萄糖甙酶和羟氰裂解酶。 ·以谷类饲料为例,饲料水分含量为17~18%是霉菌繁殖和产毒的最适条件。 ·霉菌根据对环境湿度的要求不同,可分为干生性霉菌(HR在80%以下),中生性霉菌(HR80~90%)和湿生性霉菌(HR90%以上)。 ·饲料中的霉菌大多属于中温型微生物(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一般为20~30℃。 ·最早记载的霉菌毒素中毒是麦角霉菌侵害谷类植物所引起的痉挛性坏疽性中毒(即麦角中毒)。 ·1960年,发生在英国的火鸡X病是由于饲喂从巴西进口的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花生粉引起的。 ·与家畜中毒有关的黄曲霉素基本化学结构有B1、B2.、G1、G2、,其中以黄曲霉素B1毒性最大、致癌力最强。雏鸭对黄曲霉素极其敏感,常用于生物学鉴定。 ·黄曲霉素的靶器官是肝脏。动物中毒以全身出血、消化机能障碍和神经系统紊乱为特征。 ·玉米赤霉烯酮具有类雌激素的作用,可与

文档评论(0)

137****77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