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下册音乐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0分)
1、《长江之歌》是大型纪录片( )的主题曲,由( )作曲,( )填词。是一首( )段体的歌曲。
2、旋律也称“曲调”,即将高低不同的乐音,按照一定的节奏进行有序的组织的进行大致有( )、( )、( )、( )四种。
3、影视音乐指( )、( )中的配乐和歌曲。配乐主要包括( )、( ),歌曲包括( )、( )。
4、结构工整,节奏鲜明,旋律铿锵有力,并富有强烈的号召性,使队列行进时步伐一致的声乐曲或器乐曲叫( )。
5、西洋管弦乐队的主要乐器分为( )、( ) ( )( )四大类。
6、《青春舞曲》是( )族民歌,作曲是( )。
7、婚礼进行曲的作者是( );葬礼进行曲的作者是( )。
8、《眺望你的路途》是电影(《 》)的主题歌。
9、《红河谷》是( )国家的民歌。
10、写出新疆民族乐器两种以上( )( )。
11、我国维吾尔族的传统大曲,由民歌、歌舞和器乐组成,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是( )。
12、《龙船调》是( )民歌,《桃花红 杏花白》是 ( )民歌。
13、我国民族乐器约百余种,按传统习惯分为( )、( )、( )、( )四大类。
14、乐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是一首( )曲,它的作者是( )。
15、《穿越竹林》是青年作曲家谭盾为电影(《 》)作的场景音乐,唯美的描绘了男女主人公在竹枝头互相追逐武打的情景。
16、木卡姆是我国维吾尔族的一种( ),由民歌、歌舞和器乐组成。由于它有( )套之多,因而又有“十二木卡姆”之称。
17、( )独奏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以生动朴实的音乐语言,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塔吉克族人民载歌载舞、欢乐生活的情景的情景。
18、波兰作曲家、钢琴家,人称“钢琴诗人”的是( )。
二、选择题(每空2 分,共16分)
19、有“乐器王后”之称的是( )琴。
A 钢琴 B 小提琴 C 大提琴 D 管风琴
20、《一二三四歌》的词、曲作者分别是( )。
A 、聂耳、田汉 B 、郑律成、罗浪 C、石顺义、臧云飞
D、王世光、胡宏伟
21、同一旋律分别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先后模仿演唱,并造成前后呼应,此起彼落音乐效果的演唱形式是( )。
A、轮唱 B、独唱 C、合唱 D 、领唱
22、号称“乐器之王”的是: ( )。
A、小提琴 B、手风琴 C、电子琴 D、钢琴
23、《无锡景》是一首独唱曲,全曲表现了无锡一带的经典景观,它是哪里的民歌? ( )。
A、北京 B、江苏 C、海南 D、湖南
24、我国维吾尔族的一种传统大曲,由民歌、歌舞和器乐组成,由于它有12套之多,因而又有“十二木卡姆”之称的是( )
A、 冬不拉 B、木卡姆 C、热瓦普 D、库木孜
25、《一根竹竿容易弯》是哪里的民歌?( )
A、湖北 B、江苏 C、安徽 D、湖南
26、合唱曲《拉库卡拉查》是哪国的民歌?( )
A、西班牙B、美国 C、中国 D、墨西哥
27、《沂蒙山小调》是一首流传于哪里的小调? ( )
A、四川 B、贵州 C、山东 D、江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食堂食材配送采购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
- 《基于单片机的火灾报警系统设计》6800字.doc
- 《GB 31604.49-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多元素的测定和多元素迁移量的测定》.pdf
- 《船舶救生与消防》课件.ppt VIP
- 合肥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等级标准.pdf
- 求职信写作教学课件.ppt
- GBT51313-2018电动汽车分散充电设施工程技术标准.doc
- 《第一单元复习》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册)课件 (5).ppt
- 环境采样员培训.pptx VIP
- ABS 【2023】RULES FOR BUILDING AND CLASSING Mobile Offshore Units 移动式海上设备建造和入级规则。第5部分防火和安全。措施和特点.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