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健康检查知识讲座;什么是职业病?
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即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疑似职业病?;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132种)
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9种)
二、职业性皮肤病(9种)
三、职业性眼病(3种)
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种)
五、职业性化学中毒(60种)
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
七、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
八、职业性传染病(5种)
九、职业性肿瘤(11种)
十、其他职业病(3种);什么是职业健康检查
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针对劳动者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健康影响和健康损害进行临床医学检查,了解受检者健康状况,早期发现职业病、职业禁忌证和可能的其他疾病和健康损害的医疗行为。职业健康检查是职业健康监护的重要内容和主要资料来源。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健康检查。
离岗前90天内的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可以视同离岗检查;;粉尘
粉尘是指以气溶胶状态或以烟雾状态存在的能较长时间飘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生产性粉尘暴露是发生职业性尘肺病的唯一原因,所以生产性粉尘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暴露特征和暴露量与尘肺病密切相关。不同的粉尘其致肺组织反应及肺组织纤维化的能力不同,所引起的尘肺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等也有很大差别。
目前,粉尘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因此尘肺病也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生产性粉尘的分类
1、无机粉尘
矽尘、硅酸盐尘(石棉、滑石、水泥)、含碳粉尘、金属粉尘、人工无机尘(金刚砂、玻璃等)
2、有机粉尘
主要是农业生产、有机化学工业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其多为动植特蛋白及有机化学物,对健康的影响主要是引起机体过敏性疾病,如职业性哮喘、过敏性肺泡炎等。单纯的有机粉尘一般不会引起尘肺病。;生产性粉尘的致病作用
1、刺激作用
2、非特异性炎症反应
3、致纤维化作用(引起呼吸功能严重受损而致劳动能力下降乃至丧失,是粉尘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生物学作用)
4、致???作用
5、粉尘沉着症;影响粉尘致病作用的有关因素
1、粉尘的化学性质
2、分散度(即颗粒大小,可吸入粉尘粒径小于15μm,呼吸性粉尘粒径小于5μm)
3、浓度
4、荷电性
5、粉尘的形态和表面活性
6、个体因素;;;;尘肺病的预防
1、控制尘源,防尘降尘。
防尘降尘8字方针:水、风、密、革、护、宣、管、验
2、开展健康监护和医学筛检
3、做好三级预防,延长病人寿命,提高生活质量;矽尘作业的职业禁忌证
1、活动性肺结核病
2、慢性阻塞性肺病
3、慢性间质性肺病
4、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
;尘肺病的诊断
1、根据可靠的生产性粉尘接触史,以X射线后前位胸片表现为主要依据,结合现场职业卫生学、尘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健康监护资料,参考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排其他肺部类似疾病后,对照尘肺病诊断标准片小阴影总体密集度至少达到1级,分布范围至少达到2个肺区,方可作出尘肺病的诊断。
2、壹期尘肺、贰期尘肺、叁期尘肺;噪声
噪声是指其频率和强度没有规律,听起来使人感到厌烦不悦的声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则为生产性噪声。
生产性噪声主要是机械加工业,如焊接、锻压、冲压、铆接、金属的机械切割等。;噪声作业
平均等效连续噪声级≥85dB(A)的作业岗位。噪声每增加3分贝,工作时间减半。如工作4小时为88分贝。
;日接触噪声时间(h);噪声作业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71年公布了0~45年间连续噪声A声级与听力损害的危险率关系表(ISO-R1999),该研究标准表明环境噪声≤80 dB,其危险率为0%,而85 dB(A)组,开始出现听力损害危险率增加,5年内为1%。;噪声的健康危害
长期接触一定强度的噪声,可以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主要是听觉系统受损,表现为高频段听力下降为主的听力损失。噪声对听力的影响程度与噪声的强度和接触时间有关,其发展过程由生理性反应逐步出现病理性反应,听力损失也由暂时性听阈位移逐步成为永久性位移;生理性听力损失可分为听觉适应和听觉疲劳。
听觉适应:短时间暴露在较强噪声中,听觉敏感性下降,听力阈值可以升高10dB以上,离开噪声环境数分钟后即恢复。
听觉疲劳:较长时间暴露较强噪声中,听力明显下降,听阈升高15dB甚至30dB以上,离开噪声环境数小时甚至二十几小时,听力才能恢复。
体检时需要脱离噪声环境12-48小时,复查时为一周
如持续接触噪声又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听觉疲劳将逐步演变为病理性听力损失,即永久性听阈位移。;急性听力损伤(又称爆震性耳聋)
指受一次强噪声刺激所造成的听力损伤。也有接触一次较短时间(数小时)较强稳态或非稳态噪声而引起的耳聋,但较少见。
慢性听力损伤
指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而相对缓慢发生的听力损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