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doc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金刚石、石墨和C60》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六单元课题1的教学内容。本课题包括两部分:碳的单质、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单质主要介绍了金刚石、石墨和C60。木炭和活性炭的主要成分都是碳的单质,而它们的结构与石墨类似,因此木炭和活性炭的性质放在石墨的内容中介绍。本课题内容既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充分体现科技的发展,同时还紧密联系社会热点问题。例如:教材中介绍了碳纳米管和单层石墨片、人造金刚石和金刚石薄膜等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3.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鉴赏金刚石和石墨结构模型,理解“结构决定性质”,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能力。 2.在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了解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形成科学自然观。 2.改变结构可以创造物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无止境的观念。 【教学重点】 用途对应性质,性质归因结构 【教学难点】 改变结构可以创造物质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 运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活动一: “碳府”巡游 观看、欣赏 PPT展示图片 利用“碳府”巡游,整体感知碳单质的相关知识。创设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了解用途,对应性质 活动二:了解用途,对应性质。 学生们先阅读教材,初步了解碳单质的相关知识。然后,学生们分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整理信息、验证信息(完成三个验证实验)。 学生们合作学习 PPT展示图片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与表达能力,并在倾听中汲取他人思维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团队意识。 活动三:汇报合作学习成果。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汇报合作学习成果。 学生们先分小组讨论,再派代表发言 PPT补充金刚石、石墨及活性炭的用途视频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派代表展示。提高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意识,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认识结构 活动四:认识结构,问题归因 组织学生运用给出的球棍模型拼出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模型,鉴赏结构美。 学生积极动手,仔细观察模型 PPT展示模型 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提高学生的宏观意识和微观辨析能力 改变结构,创造物质 活动五:改变结构,创造物质 结构决定性质。 改变结构,就可以创造物质。 同学们思考、讨论 视频展示:人造金刚石 改变结构,创造物质 活动六:举一反三 石墨——C60——创造其他物质 石墨——石墨烯 碳纳米管等等 学生观察 学生思考 PPT展示 举一反三,加深理解 回归教材 活动七:回归教材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学生阅读教材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学习。 课堂小结 活动八:课堂小结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同学们,我们刚刚认识了金刚石、石墨及C60等物质,让我们来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吧! 学生各抒己见 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与表达能力 课后作业 上网查阅有关石墨烯的相关知识,在班上进行交流。 学生合作完成作业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反思】 一、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本节课按照“了解用途,对应结构——认识结构,问题归因——改变结构,创造物质”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条理清晰,符合学生的认知。通过师生共游“碳府”进行课堂导入,欣赏美丽的图片和有趣的视频,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充满期待,效果很好。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获取信息——整理信息——验证信息”等 三个环节来获取新知。学生思维活跃。学生活动开展有序、高效。 二、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验证信息”环节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裁玻璃、验证铅笔芯可导电 、活性炭的吸附性”等三个实验,着重培养他们的实验动手能力,也使他们的团队意识得到强化。同时,还要完成金刚石(或石墨)的结构模型的构建,分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证据推理能力得到提高,“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得到进一步强化。学生能从微观结构来分析宏观的性质,对学生“从微知宏”打下基础。

文档评论(0)

150****1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