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项复习——逻辑规律 教学PPT课件.pptx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项复习——逻辑规律 教学PPT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逻辑之逻辑推理 逻 辑 一、概 念 二、命 题 三、推 理 四、逻辑规律 研究的内容 逻 辑 一、概 念 二、命 题 三、推 理 四、逻辑规律 概念组成命题,由命题又组成推理。 什么是逻辑规律? 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是关于思维的逻辑形式的规律。 亦称“思维基本规律”,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它们构成了理性思维最基本的前提与预设,是理性的对话、交谈能够进行下去的最起码前提,分别确保理性思维具有确定性、一致性、明确性和论证性。 逻辑学三大定律对写思辨性议论文的启示 坚持观点始终如一(同一律),证明它; 找到观点的矛盾对立面(矛盾律),否定它; 立足一个观点(排中律),想到这个观点看法的片面化、极端化,辨析它。 逻辑规律 规律 含义【常见谬误】 例子 同一律 必须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 【偷换概念,混淆概念】 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 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矛盾律 对两个反对或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承认它们都是真的,必有一假 【两可,自相矛盾,悖论,不当预设】 我想明一种万能溶液, 它可以溶解世上的一切物品。 排中律 两种矛盾关系的判断不能同时承认它们都是假的,其中必有一真 【两不可,不当预设】 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 读,太花时间;不读,又有点儿可惜。 充足理由律 任何判断必须有(充足)理由 【以偏概全,强加因果,不当类比】 外星人是存在的, 因为没有人能证明没有外星人。 同一律 A是A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的概念和命题具有确定性,始终保持如一 相互否定的概念(或命题)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一致性) 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或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明确性) 一个概念(或命题)是另一个概念(或命题)的原因,则结果的出现一定要有充足的理由。 矛盾律 并非(A并且非A) 排中律 A或者非A 充足理由律 A,A推出B 概念模糊、混淆概念、偷换概念、以偏概全 自相矛盾 两不可(模棱两可) 理由不充足、理由虚假、强加因果、推不出 逻辑规律 同一律 01 体现“同一律”的文本示例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不过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同一律: 最伟大的思想家、他、这个人、这位巨人——马克思 纪晓岚:皇上丢了! 和珅:皇上又不是个东西,怎么能丢呢? 纪晓岚:你说皇上不是个东西! 和珅:没有,皇上他是个东西……?! 此“东西”,非彼“东西” 某报载小品文一则,讽刺一些恋人的向钱看:   小伙子:您老是要这要那,不怕人家说你是高价姑娘吗?   姑娘:怕什么?!斐多菲都说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嘛,价钱低了行吗? 小伙子说的是“价钱”,裴多斐说的是“价值”,偷换概念,违反了“同一律”。 下列话是否包含逻辑错误? 1.编辑同志,您说我的作品不够成熟,显得幼稚,那您就把它当成儿童文学发表吧。 (违反同一律。这里的“幼稚”是指作品不成熟、不完善,并非是指内容适合“不成熟的人”阅读的文学作品。) 2.以人为本//我是人//所以,以我为本。 3.鲁迅的著作不是一天能读完的,《狂人日记》是鲁迅的著 作,所以,《狂人日记》不能一天就读完。 4.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 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 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 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 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偷换概念 在使用概念做出判断,或者运用判断进行推理的过程中,如果违反同一律,把不同的概念当成同一个概念来使用,所犯的逻辑错误叫混淆概念,或者偷换概念。 例: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张三是人。因此张三是猿猴进化而来的。 违反“同一律” “人”概念:1.一个动物种类 2.这个种类的每一个个体。 例:狗父论证:“这是一条狗,它是一个父亲。而它是你的,所以它是你的父亲。你打它,你就是在打自己的父亲。” “你的”:1.表归属。 2.表血缘关系。 违反同一

文档评论(0)

穆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