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实验试题中的创新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化学实验试题中的创新设计 特别提醒 1.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实验目的,有时需要利用一些常用的仪器,通过进行必要的改进和组装,以完成合乎实验要求的创意与设计。这就需要学生认真领悟实验意图,灵活掌握有关仪器的组成、结构性能特点等,然后匠心独运,巧妙创意。 2.实验创意与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 1 \* GB2 ⑴科学性——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必须正确; = 2 \* GB2 ⑵安全性——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和进行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操作; = 3 \* GB2 ⑶可行性——所选用的药品、仪器、设备、方法等,在中学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能够得到满足; = 4 \* GB2 ⑷简约性——装置简单、实验步骤和药品用量少,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依据上述要求设计(选出)安全性好、药品易得、操作简便、装置简单、现象明显、产品纯净的最佳方案。 3.对实验设计题,要联系(联想)所学实验知识,操作技能,基本装置进行知识类比、迁移和重组,全面、周密的思考,才能设计出正确的实验装置、实验方案和回答提出的问题。 一、启普发生器原理式反应器的设计: 启普发生器的操作原理是利用气压知识使固、液接触或脱离,控制对气体反应随即产生或停止,使之控制反应的发生。若无启普发生器,可根据启普发生器反应原理设计多种简易的启普发生器。如: 装置( = 1 \* ROMAN I)~( = 5 \* ROMAN V):若打开活塞,则酸液与块状固体接触,发生反应,产生的气体由支管导口出;若关闭活塞,则酸液与块状固体脱离接触,反应自行停止。需要时,再打开活塞,又可以产生气体。 装置(Ⅵ):依靠铜丝向上向下提取,使固、液接触或脱离,控制反应产发生或停止。实现对反应的控制。 二、防止液体倒吸发生装置的设计: 在某些实验中,由于吸收液的倒吸,会对实验产生不良影响,如玻璃仪器炸裂,反应试剂的污染等,因此,在有关实验中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吸收液的倒吸。防止倒吸一般采用下列措施: 1.切断装置:将有可能产生液体倒吸的密闭装置系统切断,以防止液体倒吸。如:隔离式装置(I)、(Ⅱ); 2.设置源头化解装置:在接近液面的导气管一端连一个具有容积较大,蓄液能力强的仪器(如漏斗、球形干燥管等),让其接触液面。如:(Ⅲ)、(Ⅳ); 3.设计蓄液装置:当吸收液发生倒吸时,倒吸进来的吸收液被预先设计的蓄液装置贮存起来,以防止吸收液进入受热仪器或反应器。这种装置又称为安全瓶。如:(Ⅴ); 4.设置平衡压强装置:为防止反应体系中压强减小,引起吸收液倒吸,可以在密闭装 置系统中连接一个能与外界相通的装置,起到自动调节系统内外压强差的作用,防止溶液的倒吸。如:(Ⅵ)。 三、测量气体的体积装置的设计: 利用气体不溶于某些液体的性质(如:H2不溶于水,Cl2不溶于饱和食盐水),可用排液法粗略测量气体的体积。根据给出的仪器和实验目的的不同,可设计如下多种量气装置 实验操作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测量误差的大小。为减少量气误差,应注意: 装置(I):反应后应恢复到室温再读数,实验前广口瓶中应充满水。气体体积即量筒中水的体积; 装置(Ⅱ):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管液面相平。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体积读数的差值即为气体体积; 装置(Ⅲ):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应先使气体冷却至室温,再慢慢将量筒下移,使量筒内外液面高度相同,再读取读数; 装置(Ⅳ):实验中水面要浸没过漏斗颈,量筒中装满水,反应在漏斗中进行,生成气体的体积即为量筒内气体的体积; 装置(Ⅴ):用于测量混合气体中被吸收(或不被吸收)的体积分数。读数时,球形容器和量气管液面相平,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不被反应管吸收的气体的体积。 四、喷泉实验装置的设计: 喷泉实验的本质是形成压强差而引发液体上喷。为此可设计多种不同的装置和采用不同的操作(如使气体溶于水、热敷或冷敷、生成气体、发生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等)来使喷泉产生。 装置(Ⅱ):改变了胶头滴管的位置。胶头滴管挤入少量水于试剂瓶中,即可使少量溶 液沿导管进入烧瓶中,导致大量的氨溶解,烧瓶内形成负压而产生喷泉。 装置(Ⅲ):隐去了胶头滴管。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捂热烧瓶,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使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开放性问题,或用浸冰水的毛巾“冷敷”烧瓶,使水进入烧瓶,瓶内氨溶于水)。 装置(Ⅳ):在锥形瓶中加入能产生气体的物质。使锥形瓶内气体压强明显增大,将液体压入烧瓶而产生喷泉。 装置(Ⅴ):在水槽中加入能使水温升高的物质,致使锥形瓶内酒精因升温而挥发,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增大而产生喷泉。 装置(Ⅵ):在导管中通入一定量的H2S和SO2,现象如有淡黄色粉末状物质生成,瓶内壁附有水珠,NaO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48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