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振动力学实验报告
学 院:___________________
班 级:_______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
山 东 科 技 大 学单自由度系统振动实验报告
实验者姓名:________ 院系:_______系_______专业_______班_______组
实验日期: 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
自由振动法测量单自由度系统的参数
一、实验目的
测量系统自由振动的衰减曲线,并对曲线进行时域分析,确定其振动频率、周期、固有频率、衰减系数、相对阻尼系数等参数.
二、实验对象和装置
三、实验步骤
1:将系统安装成单自由度无阻尼系统,在质量块的侧臂安装一个测量平面.
2:将电涡流传感器对准该平面,进行初始位置的调节.
3:用手轻推质量块,采集一段信号,计算振动频率、周期、固有频率、衰减系数、相对阻尼系数等参数。
4:将系统安装成单自由度有阻尼系统,重做上面试验。
四、实验数据记录和整理
1、无阻尼单自由度自由振动系统实验测量:
相邻振幅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时间坐标值
振幅坐标值
计算单自由度振动的振动频率、周期、固有频率、衰减系数、相对阻尼系数周期、频率和阻尼系数:
2、有阻尼单自由度自由振动系统实验测量:
相邻振幅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时间坐标值
振幅坐标值
计算单自由度振动的振动频率、周期、固有频率、阻尼系数、相对阻尼系数:
五、简答
1、上述无阻尼自由振动实验中,为什么振动曲线呈现衰减状态?
2、简述阻尼对于自由振动周期、频率的影响。
计算公式:
对数衰减比
则有:
x00xt图28 弱阻尼衰减振动的响应曲线而
x0
0
x
t
图28 弱阻尼衰减振动的响应曲线
衰减振动的响应曲线上可直接测量出δ、,然后根据可计算出n;计算出p;可计算出ξ;计算出r;计算出无阻尼时系统的固有频率;计算出无阻尼时系统的固有周期。用冲击激励法测量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
实验者姓名:________ 院系:_______系_______专业_______班_______组
实验日期: 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
一、实验目的
用冲击激励法测量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并识别出其固有频率和阻尼系数。
二、实验对象和装置
三.实验步骤
1:将电涡流传感器对准测量平面,进行初始位置的调节.
2:用力锤轻敲质量块,采集一段信号,读取振动频率和相对阻尼系数。
3:将系统安装成单自由度有阻尼系统,重做上面试验。
四、实验数据记录和整理
1、无阻尼单自由度自由振动系统实验测量:
实验组号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频率
相对阻尼系数
计算频率的
平均值
计算相对阻尼系数的平均值
2、有阻尼单自由度自由振动系统实验测量:
实验组号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频率
相对阻尼系数
计算频率的
平均值
计算相对阻尼系数的平均值
五、简答
1、力锤施加力的大小是否影响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频率和阻尼,为什么?
2、实验过程中,力锤敲击质量块时应注意什么?
让质量块自由衰减时所给的力应对准质量块的中心位置,否则波形可能畸变.
用稳态激扰法测量单自由度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
实验者姓名:________ 院系:_______系_______专业_______班_______组
实验日期: 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
一、实验目的
用稳态激扰法测量系统强迫振动的幅频、并确定其固有频率和阻尼系数(半功率点法)。
二、实验对象和装置
三、实验步骤
1:安装单自由度无阻尼系统,安装激振器让其对激振器激振。
2: 保持F恒定(1N – 1.5N),记录频率f和加速度a的值,调节信号源频率f变化时,同样保持F恒定,分别记下f和a值,填写f-a表格,计算频率和阻尼。
四、实验数据记录和整理
频率(Hz)
5
10
15
20
25
30
33
加速度(m/s2)
频率(Hz)
34
35
36
37
38
39
40
加速度(m/s2)
频率(Hz)
45
50
55
60
65
70
75
加速度(m/s2)
1、用实验数据绘制加速度响应的幅频曲线(频率-加速度曲线):
2、确定频率并用半功率点法计算阻尼系数:
五、简答
1、在设定频率记录加速度值时应注意什么?
在谐振点附近时,频率的变化应尽量小(1Hz左右),这样才能更加细致地绘制频率-加速度曲线,更加精确的确定振动频率和阻尼。
2、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保持激振力的大小恒定?
本实验保持激振力的大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实验报告_2.doc
- 实验报告(电路分析).doc
- 数字钟实验报告_2.doc
- 信号与系统练习题库.doc
- 实验十三 灵敏电流计特性的研究.doc
- 教师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doc
- 实验二 单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实验.doc
- 哈夫曼树实验报告_2.doc
- 01实验报告模板(带评语).doc
- 实验心理学 实验报告_2.doc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新闻学专业》生涯发展展示PPT.pptx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应用统计学专业》生涯发展展示PPT.pptx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音乐学专业》生涯发展展示PPT.pptx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医学专业》生涯发展展示PPT.pptx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生涯发展展示PPT.pptx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生涯发展展示PPT.pptx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水产养殖学专业》生涯发展展示PPT.pptx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市场营销专业》生涯发展展示PPT.pptx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音乐表演专业》生涯发展展示PPT.pptx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音乐学专业》生涯发展展示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