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综合实验指导书.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二 换热器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测定空气横掠单管时的平均对流传热系数,了解其变化规律; 了解实验装置和测量的组成,熟悉空气流速、温度及加热功率的基本测量方法; 掌握对流传热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 根据牛顿冷却公式,对流传热量可按照下式计算 式中,为对流传热系数,;为传热面积,;和分别固体壁面的温度和流体的平均温度,℃。根据对流传热理论,对流传热系数的变化规律可以用以下的特征数关系式表示 式中努塞尔数定义为,雷诺数定义为,为流体的普朗特数,是换热面的特征尺寸,;是流体的热导率,;是通道最窄截面的速度,;是流体的运动粘度,。 空气在温度变化不大时,上式中的变化很小,可以近似看作常数。式(2)可简化为 在对流传热实验中,可以通过改变来流速度或管子的直径使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同时测算出对应条件下,以上各个物理量的值,再整理出和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设备及测量系统 实验系统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风洞本体——包括进风段、被测段、测量段和离心风机,见图1; 基于PC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测控系统——包括工控PC、可编程序控制器、程控电加热器、风机变频器,皮托管和微差压变送器、温、湿度变送器、交流电压和电流变送器和变频风机等,见图2; 被测电加热元件——电热翅片管(也可根据需要改成管束);图2 实验装置本体和试验段 图2 实验装置本体和试验段 风洞采用钢板制作,通过被测段的窗口可以观察到被测元件的位置;风道中的电加热元件采用可调压电源供电。 由变频器驱动离心风机提供风源,气流通过试验段与其中的发热元件进行对流传热。气体流量可以通过调节风机转速来控制,即可以在控制箱面板上调节,也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 控制箱中包括电源控制开关、变频器,电动调压器,加热电压调节和指示、风机工作状态指示、A/D转换以及和计算机通讯接口(RS-485)。 风速的测量 风速通过实验段风道中插入的皮托管测得的气流动压间接得到。皮托管上与控制箱中的微差压变送器用胶管连接,差压信号经微差压变送器转换成0~10V的直流电压信号,经数据采集模块转换成数字信号后采集到计算机中,再转换成风速。 3. 被测元件温度的测量 被测元件的温度采用K分度热电偶测量(共4对),热电势信号通过数据采集模块转换成数字信号后采集到计算机。 4. 空气温度的测量 空气温度采用热电阻温度传感器/变送器测量,通过数据采集模块转换成数字信号后采集到计算机。 5. 空气湿度的测量 空气湿度采用湿度传感器/变送器测量,通过数据采集模块转换成数字信号后采集到计算机。 6. 传热量的测量 传热量是根据加热元件的电压、电流计算的发热功率间接获得。通过被测元件的电流和两端的电压经过变送,通过数据采集模块转换成数字信号后采集到计算机。 四、测试方法及实验步骤 首先将启动计算机,运行测量程序; 输入大气压力和相对湿度的测量结果; 启动风机,缓慢点击按钮,设定风机转速; 打开加热器电源,调节加热电压到,一般不要超过120V; 观察画面上的数据窗口,可以得到电热元件及测试段的温度、加热电压、电流、气流的动压和空气的进出口温度; 点击“开始测量”按钮即可记录实验数据,初始设置的采样周期为5秒。观察加热元件的温度,待其基本不变时,按下“计算”按钮,计算出实验所需要的各个参数,列在操作画面上的表格中,并将计算出的雷诺数和努塞尔数描在双对数坐标图上; 调节风机转速,改变风量,获得不同风量时的数据; 双击对数坐标图,图上会显示一条红色的直线,表示的是按照最小二乘法拟合出来的结果; 点击“保存数据”按钮,按照对话框的提示将原始数据保存到指定的位置; 将加热电压降到零位,关闭加热器电源,将风量调到最大,5分钟后再关闭风机; 将实验数据记录拷贝出来,以便进行整理; 退出实验程序,关闭计算机,结束实验。 五、计算公式 空气的来流速度 空气的来流速度由毕托管经差压变送器和A/D转换得到的动压间接计算 式(4)中是毕托管测得的动压,;是在出口温度下空气的密度。测试段最窄截面处的风速为 式(5)中,是在进口温度下空气的密度,分别是皮托管所在截面的面积和被测段最窄截面的面积,。 实验段加热功率 加热功率由测得的实验管有效测量段两端的电压(V)和通过实验管的电流(A)计算 电流和电压均先通过A/D转换后再采集到计算机中。 平均对流传热系数 式中是被测元件的面积,。 特征数经验关联式 如果将实验中每个工况的数据整理后得到的和绘在对数坐标图上,可以看出,和之间的关系可以近似用以下形式表示 即 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后,可以得到式(8)中的常数 在计算和时,所涉及的物性参数是在膜温度下计算得到的数据,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已经计入了大气压力和

文档评论(0)

134****48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