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经典常谈》; 作者: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县。是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朱自清于北京大学毕业。大学期间,朱自清受到五四运动的洗礼,积极投身新文学运动,并开始了新诗创作。1925年,朱自清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在从事文学研究的同时,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他的散文创作成就突出。晚年成为坚定的民主革命战士,表现出爱国知识分子的可贵气节和高尚情操。
朱自清在几十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中,撰写了多篇有关语文教学的论著,对中国语文教学以及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创作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期间。当时的西南联大师生虽处于抗战的艰苦条件,却始终坚持着学术自由,追寻着科学真理。朱自清以他认真严谨的态度从事教学和文学研究,曾与叶圣陶合著《国文教学》等书。;朱自清自1934年开始即参与到国民政府国防设计委员会主持的中小学国文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中,并在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1937年10月,负责统筹这一工作的杨振声建议朱自清“可自己写一些有关中国文化的课文”,这成为他在日后写作《经典常谈》的直接缘起。恰因如此,在此书《序》的结尾,才有“末了儿编撰者得谢谢杨振声先生,他鼓励编撰者写下这些篇常谈”的话。;朱自清在写作过程中,自觉遵循的标准也是完成一部“一般的读物”而非“考据的著作”。可见在他的自我期待中,相比于追求学术与文学层面上的价值,此书的主要功能乃是实现对传统经典的教育普及。“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这正是朱自清在书中寄寓的殷切希望。;《经典常谈》全书共十三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作者以十三篇要言不烦的文字介绍了这些华夏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常谈”有“老生常谈”之意,实为作者自谦之词,书中随处可见新旧兼容的通达的历史观、文化观,无论是对于初学入门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需要寻找正确的治学途径的人,都相当有益。书中口语化的叙述,将文言翻译成白话的功力,筛选史料改写故事的技巧,对学术界各家观点的宽容气度等等都体现出作者为普及中华优秀经典所做的不懈努力。;我们在阅读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选择性阅读:
1.浏览“扫”读
拿到书后,第一时间浏览本书的目录,初步了解全书的结构和内容。然后认真阅读序言,因为序言中一般会简要介绍作者的创作意图、编排思路和图书的基本内容等,教给你阅读全书的“钥匙”,帮助你获得阅读启发。;2.兴趣“引”读
如果对古代文学感兴趣,可以先读《诗第十二》《文第十三》两篇;如果对历史感兴趣,则可以从《〈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读起。
3.目的“选”读
比如学过《〈诗经〉二首》之后,你希望拓展了解关于《诗经》的更多知识,就可以去读《经典常读》中的《〈诗经〉第四》;又如你正在与同学开展以汉字文化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就可以去读《经典常谈》中的《〈说文解字〉第一》。;佩弦先生的思想一直是紧跟时代步伐的,至其思路之清晰,识见之高远,尤令人叹服;而更以治学态度之谦为最难得。先生一向在发扬、介绍、修正、推进我国传统文化上做功夫,虽说一点一滴、一瓶一钵,却朴实无夸,极其切实。再加上一副冲淡夷旷的笔墨,往往能把顶笨重的事实或最繁复的理论,处分得异常轻盈生动,使人读了先生的文章,不惟忘倦,且可不费力地心领神会。这本《经典常谈》就是我这话一个确切的明证。
——(当代历史学家、知名学者)吴小如《读朱自清先生〈经典常谈〉》; 书中随处可见那一时代学者共有的严谨的治学方法,并不时闪现真知灼见。他的文化观、历史观,不拘守一家之说,新旧兼容,通达平和,足以给后学者有益的启示。
——(当代古典文学研究家、编审)钱伯城;它是一些古书的“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谁要知道某书是什么,它就告诉你个什么,看了这本书当然不就是变了古书,可是古书的来历,其中的大要,历来对于该书有什么问题,直到现在为止,对于该书已经研究到什么程度,都可以有个简明的概念。学生如果自己在一大堆参考书里去摸索,费力甚多,所得未必会这么简明。因这本书的导引,去接触古书,就像预先看熟了地图跟地理志,虽然到的是个新地方,却能头头是道。
——(现代作家、教育家)叶圣陶《读〈经典常谈〉》;序
编写用意: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期望本书能启发读者们的兴趣,引他们到经典的大路上去。
编写特点:书中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照传统的意见,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说文解字》第一
作者从“仓颉造字”说起: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征信详细版纸质个人信用报告2024年12月必威体育精装版版可编辑带水印模板.pdf
- 备课组长培训会.pptx VIP
-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说课稿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pptx
- 2024 年度民主生活会“四个对照”方面(存在问题、原因剖析及整改措施).docx VIP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常见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ppt实用课件.pptx
- 律师事务所实习指导计划和实务训练情况说明.docx VIP
- 《数学物理方法》PPT课件(全).pptx
- 改色和着色玻璃的熔窑操作..ppt
- 英语听力教程2(第三版)张民伦课后习题答案.pdf
- 课件-3.7 《比较不同的土壤》(共29张).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