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课件.pptx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峨眉山月歌 李 白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学会自己理解并背诵本诗 3、学会鉴赏诗歌,学习诗歌借景抒情的写法。 4、了解本诗大意及其所表达的情感 知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为“大李杜”。有《李太白集》传世。 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代表作品有《静夜思》《行路难》《将进酒》《蜀道难》等。 明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年轻时离开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最早的一首写月诗。这首诗写于他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途中,他怀着“遍谒(yè)诸侯,海县清一”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然而这个青少年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绪。 读诗歌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平羌(qiāng) 渝(yú)州 读诗歌了解诗意 秋高气爽,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江水,又伴随着“我”顺流而下。诗人乘船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 向三峡驶去。诗人想念友人却又见不到,只能怀着依依惜别的情思,顺江前往渝州。 诗情诗境探究 写作章法探究 诗歌主旨探究 合作探究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 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月光 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秋高气爽,峨眉山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影映入平羌江,江水又伴随着我顺流而下。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连夜从清溪驿出发,向三峡驶去。想你却又看不到,只能恋恋不舍驶向渝州。 夜:夜间。 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 君:指住在峨眉山的友人。指作者的家人,朋友。 下:顺流而下。 渝州:今重庆一带。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 “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 月只“半轮”,使读者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第二句“影”指月影,“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灵入妙。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第二句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而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 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语短情长。 这首诗被称为地点最丰富的七言诗,出现了哪些地点?有何作用? 这首诗连用五个地名 :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 这样精巧的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 《峨眉山月歌》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借哪两个景色写尽对故乡故人的眷恋的?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诗人借“ 月半轮”和“江水流”两个意象来传送眷念之情,写尽对故乡故人的眷恋。 主题概括 《峨眉山月歌》 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 表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浪漫情操,对故地(四川)的恋恋不舍之情,也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故人的感情。 课后小测 1、通过本诗的学习,下面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所描绘的是秋天的景色。 B、 诗中四句五地名,使景色黯然失色。 C、 诗的时间和空间较长,但达到了完美统一。D、 全诗体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无限思恋。 B 2《峨眉山月歌》是( )代诗人( )的作品。 3 诗人在( )的( )乘船远行, 从( )出发,驶向( ),最后到达(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中“发”是( )的意思,“下”是( )的意思。途中见到月亮,勾起诗人思念( )、( )的感情。 唐 李白 峨眉山 平羌江 清 溪 三 峡

文档评论(0)

中小学PPT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小学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