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8课 百家争鸣
学习目标
课标内容
1.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与思想
2.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
必备知识
1.知道老子的思想主张
2.了解孔子“仁”的核心思想及其对教育的贡献
3.归纳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认识“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剧烈的社会变革与阶级变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2.时空观念:出示《春秋争霸形势图》《战国形势图》,认识春秋战国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
3.史料实证:结合史料分析“道”“辩证”“无为”等思想,感悟老子的智慧
4.历史解释:讲述“问人不问马”“苛政猛于虎”“是可忍孰不可忍”等故事,理解孔子的思想
5.家国情怀:联系生活,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学习诸子先贤们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的崇高抱负和理想
基础导学
老子
1.时期: 后期楚国人
2.地位: 学派创始人
3.主要思想:① ;②事物都有其 ,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 ;③主张“ ”
4.典籍:《 》(又称《道德经》)
孔子和儒家
学说
1.时期: 后期鲁国人
2.地位: 学派创始人
3.主要成就:
(1)政治思想: ①核心思想是 ; ②主张 ;③主张实行
(2)教育思想(教育教学成就):①教育:创办 ,主张 ;②教学: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
(3)文化成就: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 ,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
(4)典籍: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 》一书
百家争鸣
1.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 ”
2.墨家:创始人是 ,主张“ ”“ ”;提倡节俭
3.儒家:代表人物是 ,主张实行“ ”;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4.儒家:代表人物是 ,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5.道家:代表人是 ,强调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的人格
6.法家:代表人是 ,强调 ;建立
7.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 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 ,为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读图学史
重点突破
1核心概念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典型例题:一位同学在分析“百家争鸣”影响时制作了下表,表中内容反映出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
仁、义、礼、智、信;民为邦本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墨家
“兼爱”,爱无差别等级
法家
“尚法”,以法治国
A.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B.不利于后世儒家思想发展
C.推动了战国时期经济的繁荣 D.脱离现实,禁锢人民的思想
2重点问题
孔子的主要成就
(1)政治思想: ①核心思想是“仁”; ②主张以德治国;③主张实行德政。
(2)教育思想:①教育: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②教学: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学原则和方法。
(3)文化成就: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