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体原穴络穴郄穴募穴俞穴八脉交会你了解?.docx

人体原穴络穴郄穴募穴俞穴八脉交会你了解?.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体原穴、络穴、郄穴、募穴、俞穴、八脉交会你了解? 一、原穴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部位的重要腧 穴。十二经脉各有一原穴,故又名十二原。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 阴经五脏之原穴,即是五腧穴中的腧 穴,就是以腧为原,阳经六腑则不同,腧穴之外,另有原穴。原气源于肾间动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通过三焦运行于五脏六腑,通达头身四肢,是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根本。因此脏腑发生疾病时,就会反映到相应的原穴上来,通过原穴的各种异常变化,又可推知脏腑的盛衰。在临床上,针刺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从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另外在治疗上常用原穴配络穴,称原络配穴,治疗表里经之间的病证,《难经.六十六难》说:“五脏六腑之有病者,取 其原也”。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 腧穴,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原”含本原、原气之意,是 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之根本。十二原穴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阴经之原穴与五腧穴中的俞穴同穴名,同部位,实为一穴,即所谓“阴经以 俞为原”,“阴经之俞并于原”。阳经之原穴位于五腧穴中的俞穴之后,既另置一原。原穴口诀:胃原冲阳脾太白, 大肠合谷肺太渊; 小肠腕骨心神门, 膀胱京骨肾太溪; 三焦阳池包大陵, 胆经丘墟肝太冲。二、络穴 俗话说:“久病入络”。络穴是治疗慢性病的要穴首选, 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部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发于鸠尾,督脉络发于长强,脾之大络出于大包(脾有公孙和大包两个络穴),合称十五络穴。 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 1 个腧穴,称之为络穴又 称“十五络穴”。“络”有联络、散布之意。十二经脉各有一络脉分出,故各有一络穴。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络穴的治疗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络穴各主治其络脉虚实的病证。如:手 少阴心经别络,实则胸中支满,虚则不能言语,皆可取其络“通里穴”治疗。2、络穴可沟通表里两经。因此,不仅能治本经病,也能治相表里的经脉的病证。如: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列缺,既能治肺经的咳嗽、喘息,又能治相表里的手阳明大肠经的齿痛、头项疼痛等疾患。3、凡有急性炎症 时,刺络穴出血,亦有良好的效果。4、络穴在临床应用时 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相表里经的原穴配合,称为原络配穴法。 十五络脉是从本经(脉)别出之处的穴位,其中十二经脉 的络穴,有沟通表里经脉和治疗表病及里、里病及表,或 表里两经同病的见证;任脉督脉及脾之大络有通调躯干前、后、侧部营卫气血和治疗胸腹、背腰及胁肋部病症的 作用。络穴口诀:大肠偏历肺列缺, 小肠支正心通里; 三焦外关包内关, 膀胱飞扬肾大钟; 胃经丰隆脾公孙, 胆经光明肝蠡沟; 任脉鸠尾督长强, 最后再有一大络; 脾经大包不可忘。三、原络配穴:在临床上原穴和络穴多 配合应用,称为“主客原络配穴”。它是以脏腑经络先病、后 病为依据。运用时一般是先病脏腑为主,取其经之原穴; 后病脏腑为客,取其经之络穴。原络配穴口诀:太渊配穴于偏历,合谷配穴点列缺;(肺与大肠相表里)冲阳配穴按公孙,太白配穴至丰隆;(脾胃相表里)神门配穴找支正,腕骨配穴寻通里;(心与小肠相表里)京骨配穴行大钟,太溪配穴定飞扬;(肾与膀胱相表里) 大陵配穴是外关,阳池配穴走内关;(心包与三焦相配)丘墟 配穴到蠡沟,太冲配穴见光明。(肝胆相表里)四、郄穴: 郄穴大多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症。 阴经郄穴多治血证,如咯血时,临床多选用孔最(肺经郄穴)。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如胃痛时多选用梁丘(胃经 郄穴)。临床应用时,郄穴不仅用于治疗而且可以诊病。当 某脏腑有病变时,可按压郄穴进行检查,协助诊断。 郄穴共 16 个,十二经各有 1 个郄穴。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也各有 1 个。1、阴经郄穴口诀:太阴肺经找孔最,太阴脾经寻地机; 少阴心经点阴郄,少阴肾经为水泉; 厥阴心包是郄门,厥阴肝经按中都; 阴维之脉揉筑宾,阴跷之脉在交信。2、阳经郄穴口诀:阳 明大肠寻温溜,阳明胃经是梁丘; 太阳小肠找养老,太阳膀胱得金门; 少阳三焦点会宗,少阳胆经按外丘; 阳维之脉在阳交,阳跷之脉揉附阳。 (注:1、会宗在支沟穴旁 2、阳交、附阳均在小腿胆经上)五、募穴:募穴均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 其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 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又称为“腹募 穴”。“募”,有聚集、汇合之意。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共 12 个。募穴口诀:肝募期门,心巨厥; 脾募章门,肺中府; 肾募京门,胃中脘; 大肠天枢,胆日月; 小肠关元,膀中极; 三焦石门,包膻中。六、俞穴:俞穴均位于背腰部,故又 称背俞穴。 背俞穴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