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学导论》的思想内涵与特色.docxVIP

《科举学导论》的思想内涵与特色.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举学导论》的思想内涵与特色 几天前,刘教授给他写了一本关于科举考试的书。我对这本书很期待很长时间。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这是一部学术作品,产生了很多共鸣。 这几年有些学术上的现象令人费解,曹雪芹写了一本文学名著,追捧“研究”他的“学者”不计其数、前仆后继,于是有了红极多时的“红学”,甚至像漫画讽刺的那样,研究的无聊程度已经到了要考证曹氏有几根白头发。而实实在在在中国历史上绵延并“波澜壮阔”了1300年、积淀了无数创新和探索经验、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的科举研究却频遭冷眼,难以成“学”,其中的原委一言难尽。 近代以来,在学习效法西方的同时,人们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传统人为地摆在了对立面上,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在当时是失败者,而西方是胜利者。因而盲目地全面否定中国传统似乎是“无庸质疑”的,渐渐地中国的住房洋化了、服装洋化了、饮食洋化了、节庆洋化了、情感洋化了,思维洋化了,在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快要找不到自我的痕迹了,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中国的文化教育之所以是中国的文化教育好像谈起来已经底气不足了。中国人好像经不起失败,失败了就会失去自我,可悲的是这样的逻辑似乎已经形成了习惯,在这方面西方的精髓我们没有学到! 在全球经济、政治、金融、文化趋向一体化的今天,各现代民族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在努力促进多元文化的保持,民族化、本土化的传统更显出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非洲文化、印第安文化、澳洲文化,以及已经消失的许多文明古国的文化都在重新焕发其耀眼的光彩,世人从中得到的启发和教益是异常珍贵的。在我国的学术界,近年来有一种不良倾向,即一些所谓的学者,在道听途说和浅尝辄止的所谓研究之后,便以极端的方法和霸道的口吻对传统文化大加挞伐,这是一种对民族、对人类极不负责的态度,是缺少学术良知的肤浅做法。我们并不否认在传统文化中是良莠并存的,因而需要甄别、需要扬弃,这说明在我们的传统中毕竟有精华可以汲取。 人类的文明历史是积淀而成的,即便是在欧洲“黑暗的”中世纪,其产生的经院哲学也不可否认地会对今天世界的哲学、美学、心理学、科学等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试想如果没有这个阶段人类的实践和探索,我们今天的历史将会失去多少重要的支撑和光彩。 在中华文明的源头,我们的祖先早就知道并实践着如何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和任用人才的重要实践。早在古代文献《尚书》中就有上古时期的相关记载。此后,经过三代、先秦、秦汉和魏晋南北朝,在培养、选拔和任用人才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积淀了许多问题,其中以豪门贵族把持教育和选举的问题最为突出。针对这一阻碍社会进步和人才发展的现实,自隋朝(公元606年)开始,经过整个唐朝的补充和完善,中国建立了一个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并以此影响着教育和整个社会。不可否认,科举制度的创建是中华文明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平民社会向豪门社会争取平等权利的成功实践。从最初主要针对读经考试的“常科”到面向各方面人才的“特科”,从只面向男性人才到女子也有机会得到承认,从只有正规考试一途到可以通过“终南捷径(通过隐居和钻研而一举成名得到国家高层任用)”或通过“行卷(向名儒硕学提交文章显示综合才华并由其推荐)”入仕,从只重文史到兼重算学、天文历法学、医学、建筑学、律学等,从只重记诵之学到兼顾考生的“文(文章的整体结构和思路)、形(外表展示出为人的风度)、书(从文字书写中看人的综合素质)、判(判断事物的能力)”,从部门作为到皇帝亲试,从学力评价(由礼部获得功名)到人才任用(由吏部任官),隋唐科举制度的创新意义和价值是可以与西方的汉穆拉比法典、英国的大宪章、欧洲的文艺复兴比肩的伟大创造。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变化、都有其实践中的负面。在科举存在的1300年中,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如辽、金、元、清)都是通过科举不断融入并丰富整个中华文明,文化的普及、各民族的认同、国家长期平稳地发展等也都有赖于科举的影响;当然,也有僵化的八股文(对其评价也应慎重和全面)考试、考场的营私舞弊、对国民思想的禁锢等严重的弊端。对此而言,经验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少至今仍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废除科举至今已经100年了,反思这100年我们丢掉了什么?失去了什么?这是非常必要的。就在我们废除科举制度前后,西方的文官考试制度直接接受了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又转过来影响中国的发展。现实中我们在无法对应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时,也可从科举历史中找到许多可资借鉴的启发。 一个世纪以来,在没有科举的情况下,我们的教育依然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和挑战,仍然会遭遇严重的危机。而当我们面对现实的问题与挑战缺少良策时,反观历史,从我们丰富的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就是最好的选择。在20世纪中期前后,欧美各国都遇到了严重的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对此,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学者都大声疾呼要回归传统

文档评论(0)

186****7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