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x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5 页 第 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15 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诗句节奏的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B.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C.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D.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人生代代无穷已 穷已:穷尽,终了 B.但见长江送流水 但见:只见,仅见 C.此时相望不相闻 相闻:互相传颂 D.不知乘月几人归 乘月:趁着月光 3.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玉容寂寞泪阑干阑干:纵横 B.将进酒,杯莫停将:请 C.某所,而母立于兹而:然而 D.人事音书漫寂寥漫:徒然,白白地 4.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问君西游何时还”,这里的君是指入蜀的友人。 B.“又闻子规啼夜月”,暗含古代蜀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即子规)的典故。 C.作者描绘“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是借景抒情的写法。 D.作者大肆渲染了旅愁及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目的在烘托入蜀友人的感受。 5.下列对《长恨歌》中有关诗句的鉴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此句是写成仙后的杨贵妃,闻听使者探访,感极而泣的情景。这里把杨贵妃比作梨花,梨花的洁白,不仅象征了作为仙子的杨贵妃的圣洁,同时也照应了上文的“温泉水滑洗凝脂”。 B.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这两句景物描写,前句是春风桃李之乐景,后句是秋雨梧桐之哀景。前句乐景写哀情,后句哀景写哀情,都是在衬写唐玄宗对杨贵妃的苦苦思念。 C.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此二句用夸张的手法拟写杨贵妃的美貌、娇媚,以及进宫后因色而得宠,与后文的“雪肤花貌”“梨花带雨”句一样,目的都是在写唐玄宗对她的爱。 D.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两句结笔,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恨”的无尽,点明了题旨,回应了开头,而且“清音有余”,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地。 6.下列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即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入云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 B.诗人完全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变化、情感的运行而遣词造句。这种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达到了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 D.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所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托的。虽然诗末有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7.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朝如青丝暮成雪 B.陈王昔时宴平乐 C.会须一饮三百杯 D.与尔同销万古愁 8.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李白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将”的读音为qiāng,意思是“请”。 B.黍离之悲:指国家沦亡的悲痛。 C.《庖丁解牛》选自《庄子·养生主》。庖,厨师,丁是他的姓。解,剖开,分割。 D.《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李凭箜篌引》都是古体诗。 二、小阅读-课内 9.请赏析“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10.赏析“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11.阅读《将进酒》,赏析“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一句。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话说《诗经》之“风” 风本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地接受到新鲜的空气而得以生存。那么,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孔子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解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就是“风气”!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伏。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关键在于领导人,也就是“上行下效”。由此也形象地说明了“风”的含义,也就是说,风俗、风情、风致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和人们的行为方式的。 换言之,《诗经》之“风”,即是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一般的口语中,我们称为“风俗习惯”,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及理论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usheng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