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人类的言语机能及其脑机制
在人类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人脑出现了特定的部位,专门责任人类的言语活动。其中左脑在言语活动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另外,临床的大量观察和试验室的试验都证明人的说话和听话是由不同的脑区负责的。;布洛卡区
布洛卡:法国医生,最早发觉人的左半球和右半球在高级心理活动上各有侧重。
他发觉当人的左脑受到损害后会出现言语障碍,而当右脑损伤时却不出现。在他的一种失语病人逝世后他检验了病损的大脑,拟定了一种与说话有关的语言区,即布洛卡区。
功能:
①产生协调的发音程序;
②提供语言的语法构造;
③言语的动机和愿望。;症状:
①布洛卡区病变引起的失语症常称运动性失语症或体现性失语症。病人阅读、了解和书写不受影响。他们懂得自己想说什么但发音困难,说话缓慢费力;
②不能使用复杂句法和词法;
③自发性主动语言障碍,极少说话和回答,语言有模仿被动的性质。
④还可能有另外一种症状,就是病人能够说很流利很符合语法的话,但就是这些话毫无逻辑,也没有任何意义,人们照样听不懂他在说什么。(维尔尼克失语症 ); 一、语言与言语
语言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由语音、词汇、语法规则构成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言语是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实际活动过程(听、说、读、写)。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现象。;
二、言语的种类
1、外部言语 (1)口头言语(听、说——了解和体现)
(2)书面言语(阅读、书写)
2、自我中心言语
3、内部言语
婴幼儿主要是口头言语。
自我中心言语是人类语言由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的一种过渡形式,出目前多种活动中。自言自语在3岁左右达成高峰,8-9岁左右完全消失。
内部言语是一种无声的、对自己讲的语言,它与抽象思维和有计划的行为有亲密联络,一般5-6岁后开始产生(“心算”)。3岁此前的小朋友还没有内部言语。;三、婴儿期言语发展的阶段;(一)序言语阶段(0-1岁)
此阶段属于语音敏感期,小朋友感知语音的能力是他们取??语言的基础。从出生到1岁,小朋友自第一声啼哭到咿咿呀呀做好说话的准备,经过了大量的发音练习。
这个过程又能够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 简朴音节阶段(0-3个月)
1.听觉较敏锐,对语音较敏感,能辨别语音和其他声音的区别。
2.能发出某些简朴的音节,主要以单音节为主。此阶段发音多为反射性发音,没有任何符号意义;以韵母为主[a ai ei ou ],声母极少[h m]。
3.能用不同的哭声体现他们的需要,并对成人的逗弄和语言刺激作出相应动作反应,产生交际倾向。; 第二阶段 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
1.经常发出连续的音节,6个月后,开始出现近似词的发音[ba-ba ma-ma da-da]。
2.能辨别某些语气、语气和音色的变化,感知说话者的表情、态度,表白语言了解能力有所提升。
3.懂得简朴的词、手势和命令,能辨别家人的称呼,会指认某些日常物体。(情境性了解)
4.出现“小儿语”,会用语音吸引成人的注意。; 第三阶段 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
1.开始真正了解成人的语言(9个月)
婴儿对语言刺激作出恰当的反应,表目前两个方面:
(1)能执行成人简朴指令,并建立相应动作联络。如成人说“跟妈妈再见”,婴儿就会挥动小手;
(2)一定的语音能和实体相联络,但缺乏概括性。如说“灯”,婴儿会用手指卧室的灯,其他的灯则不用手去指。
2.语言交际功能开始扩展,即能经过语音、动作、表情的结合进行交流(情境性体现)。
3.约12个月时,孩子说出第一种有意义的单词,这是语言发生的标志。;(二)言语发生阶段(1-2岁)
经历了近一年的言语准备,婴儿开始进入学习口语的全盛时期,又称为正式学说话阶段 。
第一阶段 单词句阶段(1-1.5岁)——悲观词汇阶段
1.以词代句,语言的情境性强,需要结合语言、手势、表情、体态来拟定小朋友说话的含义。
2.语言了解能力胜于语言体现能力,出现短暂沉默期,甚至只用手势和行动示意,不开口说话。
3.会给常见物体命名,但常出现用词不准现象。如:
以声代物:“汪汪”指“狗狗”;
词义泛化:一词多义,“毛毛”指全部带毛的东西;
词义窄化:词义缩小,“车车”仅指自己的婴儿车;
词义特化:因尿裤子时妈妈着急地说了糟糕,孩子在想解便时就说“糟糕”。
4.重叠音较多,2岁是叠音词使用的高峰。;第二阶段 双词句阶段(1.5-2岁)——主动说话阶段
1.以双词句为主,会说3-5个字的简朴句,最多不超出5-6个字的句子。
2.喜欢开口说话,词汇量大增,主要是体现详细物品名称的词汇,以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