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课件PPT.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 溶血性贫血 Hemolytic Anemia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龚苏苏 学习目的 1、了解溶血性贫血的概念及分类。 2、熟悉其病因及发病机制。 3、熟悉其主要实验室检查和诊断要点与治疗。 4、掌握其临床表现。 5、掌握溶血性贫血的主要护理措施和健康宣教。 概 念 溶血:红细胞非自然衰老而提前遭受破坏的过程。 溶血性疾病:发生溶血而骨髓能够代偿,未出现贫血。 溶血性贫血:溶血程度超过造血代偿能力,出现贫血。 6~8倍 120天 概 念 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是指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代偿功能不足时所发生的一组贫血。临床表现为贫血、黄疸、脾大、网织红细胞增高及骨髓中红系造血细胞代偿性增生。我国溶血性贫血发病率占贫血的10%-15%。 分 类 1. 按红细胞被破坏的原因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 2. 按病因及发病机制分为红细胞内结构异常或缺陷的溶血性贫血与红细胞外环境异常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3. 按溶血发生的场所分为血管外溶血和血管内溶血 发 病 机 制 一、红细胞受到破坏寿命缩短 (一)红细胞膜异常 1.红细胞膜支架异常 易于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破坏 2.红细胞对阳离子通透性改变 红细胞内K+漏出及Na+内流增加 3.红细胞膜吸附有抗体或补体 易于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破坏 4.红细胞膜化学成分改变 胆固醇增加而磷脂酰胆碱减少 发 病 机 制 (二)红细胞酶和能量代谢异常 丙酮酸激酶和G-6P-D缺乏 红细胞能量代谢障碍使膜完整性受损 (三)血红蛋白异常 分子间发生聚集或形成结晶 氧化作用破坏血红蛋白,海因小体形成 发 病 机 制 (四)物理和机械因素 瓣膜对红细胞的机械性损伤 微血管内纤维蛋白条索的形成 (五)化学毒物或生物毒素 苯、铅、蛇毒等直接破环 (六)其他:药物,感染,脾亢等 二、血红蛋白的降解 (一)血管内溶血 RBC在血循环破坏,见于: ● 血型不合输血 ● PNH ● 输注低渗溶液 发 病 机 制 循环血液 红细胞 血红蛋白 间接胆红素 网状内皮系统 粪胆原 正常红细胞代谢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直接胆红素 粪胆素 尿胆原 尿胆素 门静脉 血管内溶血的过程 血红蛋白 ①游离血红蛋白↑ 高铁血红蛋白 血红素 血红蛋白结合体 ②结合珠蛋白→ 高胆红素血症 ③血红蛋白尿 ④含铁血黄素尿 (5)尿胆原排出 肾 肝脏 胆汁 肠 血液 重吸收 粪胆原↑ (二)血管外溶血: 发生于脾、肝等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见于 ● 自身免疫溶贫 ●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 原位溶血:属于血管外溶血,骨髓内的幼红细胞,在释入血循环之前已在骨髓内破坏,可伴有溶血性黄疸。 血管外溶血的过程 ★RBC→Hb→血红素 ↓ 肝脏←非结合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 )? ↓ 结合胆红素 ↓肠道细菌 (4mg以下)尿胆原? ←肾 粪便→粪胆原? 发 病 机 制 三、造血功能代偿性增强 溶血时循环红细胞减少,引起骨髓红系造血代偿性增生,甚至粒红比例倒置,红细胞生成可增加10倍以上。 临 床 表 现 一、急性溶血: 起病急骤,可有严重腰背及四肢酸痛,伴头痛、呕吐、寒战,随后出现高热、面色苍白、血红蛋白尿和黄疸。 严重者出现周围循环衰竭,急性肾衰竭。 临 床 表 现 二、慢性溶血: 起病缓慢,有贫血、黄疸、肝脾大三大特征。 溶血伴有的黄疸称溶血性黄疸。 慢性:贫血、黄疸、脾肿大 临 床 表 现 急性溶血 慢性溶血 溶血类型 血管内 血管外 起病 急 缓慢 全身症状 重、周身疼痛发热、呕吐 轻微 贫血 有

文档评论(0)

jydlss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