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之三)
鉴赏古代诗歌
鉴赏古代诗歌
的景物形象
的景物形象
复习:古诗中的事物形象鉴赏方法
|①鉴赏的依据——事物形象的自然
属性(事物特征)。
|②鉴赏的角度——事物形象的社会
属性(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
寓意等)。
|鉴赏流程:物的外形特 ——物的
神韵、品格——诗人的理想情操
|复习:古诗中的事物形象答题步骤
| (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
其基本特 ;
|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
合表现手法);
| (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
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复习: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复习: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
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
情的艺术形象。
形
形 人 (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象
象
(
意
景 (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景
象
) 物 (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
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天人感应
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
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
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
西 楼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
景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
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
着远去。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 “山雨
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从而表现了诗人
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 景物类型:
z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
z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
z色彩描写
| 基本思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
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
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z概括景象(意境)特点;
z描摹诗歌图景;
z剖析作者思想。
|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
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
有 “意”的形象,即 “意象”,诗人一般
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
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
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 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生活外在景象与
诗人内在情思的统一,是主观心意与客观
物象在语言文字的融合与表现;是一首诗
的构成单位,是诗歌构思核心。意境是作
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
“神以象通,物以貌求” 《文心雕龙》)
。
| 品味意境就要借助意象。
| (1)借助意象,品味意境。
| 例1:下面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 (1)选取了哪些意象?
| (2)这些意象组合成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 参考答案:
| (1)明月、风灯、宿鹭静、跳鱼鸣四个意象
| (2)诗中描绘江中月影近船;风灯在月下灯
光显得冲淡柔和;月照沙岸如雪,夜宿白鹭
团聚在沙滩上,睡得那样安恬;忽然船尾传
来 “拨剌”的声音,显然刚有一条大鱼跃出
水面(以动写静),营造出清幽、静谧的意
境。
| 洋溢着诗人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