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语大词典金畜》考释
在中国词典中,“金牛”一词指的是秋天的狗。《礼记·月令》“(孟秋之月)食麻与犬”郑玄注:“犬,金畜也。”孙希旦集解:“万物至西方而章明成熟……麻,金谷。犬,金畜也。”汉·应劭《风俗通·祀典·杀狗碟邑四门》:“犬者,金畜;攘者,却也。”《汉语大词典》释义当主要根据《礼记》孙希旦集解。但这是对孙氏集解的误解。《礼记》原文为:“天子居总章左个,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旗,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其器廉以深。”孙氏集解为:“总章左个,明堂西方之南室也。万物至西方而章明成熟,故曰‘总章’。戎路,兵车也,饰之以白。白马黑鬣曰骆。麻,金谷。犬,金畜也。器廉以深者,外有廉隅,而其中深邃,象金气之严肃而收敛也。”孙氏集解分别解释了原文中的“总章左个”、“戎路”、“白骆”、“麻”、“犬”、“器廉以深”等语词。“万物至西方而章明成熟”是解释“总章”的得名缘由,而不是解释“犬”为“金畜”的得名缘由。《汉语大词典》“指秋天长成之犬”的解释没有根据。
下面探讨“金畜”及其得名缘由。
“金畜”为古人所谓“五畜”之一,“五畜”即“金畜”、“木畜”、“水畜”、“火畜”、“土畜”五种牲畜。从名称看,“五畜”与古代的五行思想有关。《礼记·月令》“(孟春之月)食麦与羊”孔颖达疏:“鸡为木畜,羊为火畜,牛为土畜,犬为金畜,豕为水畜。”东汉蔡邕在《月令问答》中对此加以解说:“凡十二辰之禽,五时所食者,必家人所畜,丑牛、未羊、戌犬、酉鸡、亥豕而已。其馀龙、虎以下,非食也。春木王,木胜土,土王四季,四季之禽,牛属季夏,犬属季秋,故未羊可以为春食也。夏火王,火胜金,酉鸡可以为夏食也。季夏土王,土胜水,当食豕而食牛。土,五行之尊者;牛,五畜之大者。四行之牲,无足以配土德者,故以牛为季夏食也。秋金王,金胜木,寅虎非可食者,犬豕而无角,虎属也,故以犬为秋食也。冬水王,水胜火,当食马,而礼不以马为牲,故以其类而食豕也。”“十二辰之禽”就是大家熟悉的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古人把五行与地支相配,《淮南子·天文》:“甲乙寅卯,木也;丙丁巳午,火也;戊己四季,土也;庚辛申酉,金也;壬癸亥子,水也。”地支的“寅卯”配“木”,“巳午”配“火”,“申酉”配“金”,“亥子”配“水”。“辰未戌丑”即“四季”,因为用地支纪月,“辰未戌丑”分别代表三、六、九、十二月,这四个月分别为四季最末一个月。“辰未戌丑”与“土”相配。所以,十二生肖、地支、五行相配的关系可形成下表:
五行的关系:“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蔡邕《月令问答》这段话的大意是:十二生肖中的动物,五个季节(春、夏、季夏、秋、冬)献给天子享用的家畜有五种:牛、羊、犬、鸡、豕,要按季节分别贡献。春天吃羊,因为“春”的属性为“木”,“木”克“土”,天子要吃的家畜的属性就应是五行中被“木”所克的“土”,属“土”的动物有“牛”、“犬”、“龙”、“羊”,“龙”非家养,且为圣物,不能吃,而“牛”在季夏、“犬”在秋天吃(原因详后),所以就只能吃“羊”。夏天吃鸡,“夏”属“火”,“火”克“金”,属“金”的动物有“猴”和“鸡”,猴子非家养,不能吃,所以就只能吃“鸡”。季夏吃牛,“季夏”属“土”,“土”克“水”,属“水”的动物有“猪”、“鼠”,老鼠非家养,不能吃,应当吃猪,但“猪”却不配在这一季节食用,因为“土”属于“五行之尊者”,而“猪”并不是家畜中最大的,最大的是“牛”,所以在“季夏”要吃“牛”。秋季要吃“狗”,“秋”属“金”,“金”克“木”,“虎”和“兔”属“木”,但虎非人养,不能吃,(蔡邕未解释为何不吃“兔”)家畜中的“狗”和“猪”都没有角,跟“虎”同类,所以用狗来替代(猪在冬天吃,所以这里选择狗)。冬天吃“猪”,因为“冬”属“水”,“水”克“火”,属“火”的动物有“马”和“蛇”,“蛇”非家养,不能被吃,应当吃“马”,但根据礼仪,“马”不能用来食用,所以只能吃马的同类“猪”。
所以,《礼记·月令》中“五畜”为犬、鸡、猪、羊、牛。“金畜”即“犬”,并非“秋天长成之犬”。
上面,我们分析了《礼记·月令》中“五畜”的涵义和来源,但古人把牲畜与五行相配并非仅此一种说法。首先来看“金畜”,明张介宾《类经·运气类》“其畜马”原注“《金匮真言论》‘金畜曰马,火畜曰羊”,又“其畜犬鸡”原注“犬,木畜;鸡,金畜”。这里“马”和“鸡”也是“金畜”.同样,其他四畜也有另外的说法,明张介宾《类经·运气类》:“其畜牛犬。”原注:“牛为土畜,当衰;犬为木畜,当盛。”这里认为“犬”为“木畜”。《魏书·律历志上》:“壬子,北方水之正位,龟为水畜。”这里“乌龟”为“水畜”。明彭大翼《山堂肆考·时令·火畜雊乳》:“季冬之月……雉,火畜也,感于阳而有声;鸡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