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语境下知道、了解、理解、认识评价词语探究.docxVIP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语境下知道、了解、理解、认识评价词语探究.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语境下的知道、了解、理解、认识评价手段词语的探究 一·缘起 最近,在阅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时遇到一种困惑,那就是什么是“知道、了解、理解、认识”的能力、思维层级要求。 我们先来看看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纲要》,以下简称《标准》。 1.1 早期中华文明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1.2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社会及思想变动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通过 评价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 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 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 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 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 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通过表格我们看的就很清楚——“通过……了解、认识、理解……”。为何要有这种不同的表述?放在《标准》里,就是基于学习目标而言;放在考试中那么则就作为评价指标而言。换句话说,就是借助某一现象,最后达到某一结果。在历史学科中就成为,借助某一历史现象,最后要求学生掌握到某种程度。这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和思维能力的一种评判打分。 二·知道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百度》没有得出像样解释,查阅《词源》后,其给的定义就是“了解”。再查阅在线《汉语词典》1.谓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 2.认识道路。3.晓得,谓对事物有所了解﹑认识。 4.公文用语。犹知悉。多见于诏令。 5.犹厉害。貌似只有第3个意思和我们目前常用的差不多,但是显然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 在不断的努力下,终于从黄牧航教授的书中找到了一个解释,且和我们历史学科的评价要求是对应的——系指学生能够通过文字、形象材料等方式记忆历史知识。 黄教授把重点落在了“记忆”两个字,这点我相当认可。现在我们把他带入《课标》中看看,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可是我粗略地翻阅了《课标》后,要求学生达到“知道”层面的要求非常少,在1.6《明至清中叶中国版图的奠定、封建专制的发展与社会变动 》中有一条表述——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因此,要求学生能够“记忆”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 我们知道南海诸岛非常多,那我们有没有必要记住南海诸岛所有岛屿的名字呢?显然学生不可能做到,除非有意识的记忆,或者是专业人士。那就是仅要求我们的学生能够记忆,南海那里的岛屿是我们的领土就可以了。大家再将上面的小字部分往后看,《课标》还有一个能力级要。就是在知道的基础上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至于为何“知道”少,我们就不做解释了 三·了解 有了上述的经验后,我直接从黄牧航教授的书中找到了“了解”的定义——系指学生能够通过抽象思维来把握历史知识的内容。 黄教授指出要通过“抽象思维来把握”,也就是说,我们把握的历史内容已经脱离的具体的碎片化知识,那我们依旧进入《标准》中进一步理解。 《标准·纲要》1.1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也就是说,上课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给学生展示“甲骨文、青铜铭文”。看完这段文字后,我们就要认识到,要了解私有制、阶级、早期国家特证。那了解到什么程度又算是从抽象思维把握了呢?在我个人的认识看来,是能够用一些词语概括出来这三个概念的特点。我尝试概括一下。 概念 概括 私 有 制 生产力低下;有贫富差距;有财产你我归属的意识;有支配劳动工具、食物等物资的能力。 阶 级 权贵VS普通人 奴隶主VS奴隶 早期国家 商朝—联盟性质 周—控制松散 中央地方机构不健全等 综上所述,我讲“知道、了解”进行一个“实战”性的解读:“知道”系我们在谈论历史的时候能够列举出具体的历史现象和史实。“了解”系我们在对历史事实和现象有了“知道”后的概括归纳。 两者在能力层级上,显然“了解”比“知道”要高出一个层次来。我再试图举例来说明到底在思维层级上高在了哪里。 假定我们一个2岁的小孩子说我要喝水,如果我们给他只喝一滴水,那么小孩子的一定会说:“

文档评论(0)

150****1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