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第 一 章 绪 论·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急救医疗服务体系返回 第一节概述· 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研究范畴·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急 危重症病人抢救、护理和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急危重症护理 学既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急诊医学、危重病医学的组成部 分。其研究范畴包括:(一)院外急救· 院外急救是指急、危、重症病人进入医院之前的医疗救护。实施院外 急救的目的是挽救病人生命,防止继发损伤,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抢 救成功率,减少伤残率。 第一节概述· 其首要措施是建立有效的循环和呼吸,根据伤病员情况和现场条件采 取输液、止痛、止血、包扎、固定和解毒等救治措施;通过各种通信 工具向急救中心或医院呼救;转运途中加强监护和治疗,为病人赢得 宝贵的抢救时机。· (二)急诊科救护· 急诊科救护是指急诊科的医护人员随时接受各种急诊病人,对其进行 救治和护理。医院急诊科是急危重症病人集中的科室,是院内急救的 重要场所。急诊科应具备独立的区域、完善的医疗装备以及高素质的 医护人员,以提高医院急诊抢救的水平。 第一节概述(三)危重病救护· 危重病救护是指重症监护病房 (intensive care unit,ICU) 的医护 人员对各种严重疾病或创伤及继发于严重疾病或创伤的复杂并发症进 行监护、治疗及护理。重症监护病房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以救治急危重症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组织形式。· (四)完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建立并完善高质量、高效率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就是要具备较高技 术水平的专业医护人员,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建立良好的通信网络 ,始终保持急救通信指挥系统的灵敏有效;装备齐全和完好的交通运 输工具,以保证救护的速度和质量。 第 一 节 概 述· (五)急救护理人才的培训和科研工作· 急救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急救护理人才的培训和科研工作。医疗单位要 不断地组织急救知识讲座、急救知识培训等活动,提高急救护理人员 的专业技术水平。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和急救医学的发展,还要积极开 展急救护理专业的科学研究工作,加强教学、科研、临床的紧密结合 ,加快急救护理人才的培养,促进急救护理事业的发展。· 二、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发展史· (一)现代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发展史· 现代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有效的抢救系统及急救护理技术阶段。现代急危重症护理 学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南丁格尔 (F.Nightingal) 的年代。1854— 1856年,英、俄、土耳其在克里米亚交战时,南丁格尔带领38名护 士前往战地救护,使前线英国士兵的死亡率由42 %下降到2%。这充 分说明有效的抢救系统及急救护理技术在救护伤病员中起着重要的作 用。· 第二阶段:有抢救设备配合的急救护理技术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 期,北欧暴发了脊髓灰质炎大流行,许多病人出现呼吸肌麻痹,丧失 自主呼吸功能,由此出现了最早的呼吸机雏形“铁肺”及相应的特殊 护理技术。第一节概述 · 第三阶段:电子仪器阶段。20世纪60年代,电子仪器设备蓬勃发展 ,心电示波装置、除颤器、人工呼吸机、血液透析机等相继出现,相 应的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进一步提高。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于现 代监护仪器设备的集中使用,促进了重症监护病房的建立。· 第四阶段:出现急救医疗服务体系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期,国外 一些国家成立了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开始重视现场急救,并配备了有 急救设备的专用救护车和急救医护人员。· (二)我国的急救工作发展概况· 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内一些大、中城市建立了急救站,但急救站规模小、设备简陋。第一节概述 20世纪60 年代初期,我国出现少数的救护车,救护车内仅有担架车, 只能起到对伤病员的转运作用。 1980年10月,国家卫生部颁发了《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的文件。 1984 年6月,又下发了“关于发布《城市急诊科(室)建设方案(试行)》通知的文件”,各城市先后成立急诊科。 1987 年5月,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在杭 州正式成立。我国的急诊医学开始作为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向前迈进。 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在发展急救机构、成立急救网络、形成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等方面逐渐 与发达国家接轨,并逐步具有了自己的特色,各城市出现现代化的急 救医疗中心,完善急救网络系统。全国统一急救呼救号码“120”。第一节概述 ·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 EMSS )是综合院外急救、医院急诊科(室)救护、重症监护病房救治和各 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EMSS

文档评论(0)

138****59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