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8 固体表面的吸附
一、固体表面的特点
固体表面上的原子或分子与液体一样,受力也是不均匀的,所以固体表面也有表面张力和表面能。
固体表面的特点是:
固体表面分子(原子)移动困难,只能靠吸附来降低表面能。
固体表面是不均匀的 ,不同类型的原子的化学行为、吸附热、催化活性和表面态能级的分布都是不均匀的。
固体表面层的组成与体相内部组成不同。二、吸附等温线
1、当气体或蒸气在固体表面被吸附时,固体称为吸附剂,被吸附的气体称为吸附质。常用的吸附剂有:硅胶、分子筛、活性炭等。
为了测定固体的比表面,常用的吸附质有:氮气、水蒸气、苯或环己烷的蒸气等。
2、吸附量的表示
吸附量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
V单位质量的吸附剂所吸附气体的体积
V
q ? 单位:m3 ? g?1
m
n单位质量的吸附剂所吸附气体物质的量
n
q ? 单位:mol ? g?1
m
3、吸附量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对于一定的吸附剂与吸附质的系统,达到吸附平衡时,吸附量是温度和吸附质压力的函数, 即:
q ? f (T , p)
通常固定一个变量,求出另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例如:
(1)T =常数,q = f (p),称为吸附等温式; (2)p =常数,q = f (T),称为吸附等压式; (3)q =常数,p = f (T),称为吸附等量式;
注:①这三种关系式中,吸附等温式最常用,从一组某类型的曲线可以得到其他两组曲线。
②从吸附等温线可以反映出吸附剂的表面性质、孔分布以及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有关信息。
常见的吸附等温线有如下 5 种类型:(图中 p/ps 称为比压,ps 是吸附质在该温度时的饱和蒸气压,p 为吸附质的压力)。
见教材 P359 图 13.34
三、Langmuir 吸附等温式
Langmuir 吸附等温式描述了吸附量与被吸附蒸气压力之间的定量关系。他在推导该公式的过程引入了两个重要假设:
吸附是单分子层的;
固体表面是均匀的,被吸附分子之间无相互作用。
a? ? ap k ? a
a
1? ap k
d
这公式称为 Langmuir 吸附等温式,式中a 称为吸附平衡常数(或吸附系数),它的大小代表了固体表面吸附气体能力的强弱程度。
讨论:1.当 p 很小,或吸附很弱,ap1,q = ap,q 与 p 成线性关系。
当 p 很大或吸附很强时,ap1,q =1,q 与 p 无关,吸附已铺满单分子层。
?当压力适中,q ∝pm,m 介于 0 与 1 之间。
?
将 q =V/Vm 代入Langmuir 吸附公式
ap
?
1? ap
重排后可得:
p ? 1 ? p
V V a V
m m
这是 Langmuir 吸附公式的又一表示形式。用实验数据,以p/V-p 作图得一直线,从斜率和截距求出吸附系数a 和铺满单分子层的气体体积Vm。
注:Lngmuir 吸附等温式在吸附理论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它的单分子层吸附、表面均匀等假设并不完全与事实相符,是吸附的理想情况。
四、Freundlich 等温式
q ? kp 1n
q:吸附量,cm3/g;k,n是与温度、系统有关的常数。
注:Freundlich 吸附公式对 q 的适用范围比 Langmuir 公式要宽,适用于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溶液吸附。
五、BET 多层吸附公式
由 Brunauer-Emmett-Teller 三人提出的多分子层吸附公式简称 BET 公式。
他们接受了 Langmuir 理论中关于固体表面是均匀的观点,但他们认为吸附是多分子层的。当然第一层吸附与第二层吸附不同,因为相互作用的对象不同,因而吸附热也不同,第
二层及以后各层的吸附热接近与凝聚热。
p ? 1 ? c ?1 p
V ( p
s
p) V
m
c V c p
m s
p p
用实验数据
V ( p
s
p)
对 p 作图,得一条直线。从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可计算两个常
s
数值 c 和 Vm,从 Vm 可以计算吸附剂的比表面:
A LV
S ???m m
22.4dm3 ? mol?1
A 是吸附质分子的截面积,要换算到标准状态(STP)。
m
注:①二常数公式较常用,比压一般控制在0.05~0.35 之间。
②比压太低,建立不起多分子层物理吸附;
③比压过高,容易发生毛细凝聚,使结果偏高。六、吸附现象的本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根据吸附剂和吸附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将吸附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见教材 P369 表 13.6 物理吸附于化学吸附的比较
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可以相伴发生,所以常需要同时考虑两种吸附在整个吸附过程中的作用,有时温度可以改变吸附力的性质。
七、化学吸附热
吸附热:在吸附过程中的热效应称为吸附热。物理吸附过程的热效应相当于气体凝聚热,很
小;化学吸附过程的热效应相当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让生命之花绽放光彩_“生命教育”主题班会.ppt
- XXWY-B-TY-HJ-013绿化药剂清单.docx VIP
- 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关键技术及调试策划.pdf VIP
- XXWY-B-TY-HJ-002施药肥记录表.docx VIP
-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第一单元第一课电脑中的信息是如何表示的.pdf VIP
- Unit 5 Fun Clubs(Section A 1a-1d)课件 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上册.pptx
- 2023年上海十六区高三英语一模汇编 —09.句子翻译(答案解析版).docx
- 小学生生命教育让生命之花绽放光彩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 高考英语概要写作专项训练10篇(含解析).docx VIP
- XXWY-B-TY-HJ-007年度绿化管理计划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