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详解演示文稿.pptVIP

中国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详解演示文稿.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由于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包括的省市不同,地域面积有很大差异,因此,可采用人均指标概述各区域发展情况。 1978年以来三大经济区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年均增长率表明:东部发展最快,中部次之,而西部的两个指标都低于国家平均水平。这说明中国各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具有不平衡的态势,并且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继续扩大的趋势。 但是,从动态的角度看,1999年以后,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增长速度差距在逐步缩小,这说明中国经济总量急剧向东部地区集中的趋势日益趋缓。导致这一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政府从2000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从长远来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态势能否由此扭转,依赖于西部地区能否发挥其后发优势,形成持续、快速增长的本地产业基础。 * 第二讲 中国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 * 中国各区域经济增长的比较 本文档共61页;当前第31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38分 * 第二讲 中国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 * 本文档共61页;当前第32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38分 * 第二讲 中国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 * 本文档共61页;当前第33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38分 从1952、1998和2005年中国各区域三次产业增加值的结构分析中可以发现,建国初期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总和占各区域产业增加值在35%~50%之间;到1998年,这两项指标之和在各区域产业增加值中至少占70%以上;到2005年,这两项指标之和在各区域产业增加值中已经达80%~90%。 这说明,从较为广泛的社会发展情况来看,三大经济地带的工业化进程都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因此,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不是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的本质差异,而是工业化程度或水平的差异。但是,从各区域的产业结构比较中发现,东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较快,中部地区相对缓慢,而西部地区是最慢的。即使是西部大开发以后,中国的工业生产力仍在进一步向沿海地区集中。 * 第二讲 中国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 * 中国各区域经济结构的比较 本文档共61页;当前第34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38分 * 第二讲 中国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 * 表3 中国各区域的产业结构比较 (%) 注:1982年以前,东部地区数据未包括海南省;西部地区数据未包括西藏自治区。1952年和1998年数据根据《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计算; 2005年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计算。 经济区域 1952年 1998年 2005年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东部 50.18 26.22 23.60 17.39 46.45 36.16 7.86 51.63 40.51 中部 61.65 18.25 20.10 22.84 45.40 31.76 16.21 47.38 36.41 西部 66.07 15.15 18.78 28.43 39.62 31.95 18.93 42.13 38.94 本文档共61页;当前第35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38分 * 第二讲 中国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 * 中国各区域经济增长与收入增长之比较 经济增长率 1980-2001年 人均收入 平均值之上 平均值之下(含)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部 中部 西部 平均值之上 福建、广东、海南、河北、江苏、山东、浙江 吉林、湖北 安徽、河南、江西、内蒙古 重庆 平均值之下 (含) 北京、辽宁、上海、天津 黑龙江 新疆 广西 湖南、山西 甘肃、贵州、宁夏、青海、陕西、四川、西藏、云南 资料来源:根据世界银行《中国: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第41页表2.3编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本文档共61页;当前第36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38分 经济发展的循环累积因素 资本投入因素 市场化进程 经济体制与宏观政策因素 * 第二讲 中国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 *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 本文档共61页;当前第37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38分 * 第二讲 中国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 * 经济发展的循环累积因素: 中国的东部在历史上就是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其原有的经济基础、市场意识、对外经济联系、人文历史背景与中西部内陆地区有很大差异。上述优势条件,使东部沿海地区的投资环境更具有吸引力。 随着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作用的加强,东部地区在市场化程度、体制完善、管理水平、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和产业现代化等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加强,由此进一步扩大了沿海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差异。 本文档共61页;当前第38页;编辑于星期三\0点38分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在沿海地区,其次是中部地区,再次是西部地区,呈现出自东向西递减的状态。 随着中国政府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全社会固

文档评论(0)

Zhangqing09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