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
D
常见蚕病的识别
D.1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的识别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又称脓病或血液型脓病,是养蚕生产中常发生的主要病毒病之一,具有强烈的传
染性。核型多角体病属于亚急性传染病,当蚕感染病毒后,小蚕经 3~4)d发病死亡,大蚕经 4~6)
d发病死亡,温度高则病程短,发病快。
核型多角体病在1-5龄均可发生,由于发育阶段不同,外部症状也颇有差别。蚕患核型多角体病后,
表现狂躁爬行,体躯肿胀,体色乳白和体壁易破等主要症状。严重发病时,常在匾内不定地徘徊、狂躁
爬行,当爬到蚕匾边缘常坠地而死。病蚕体躯肿胀,有的环节拱起,有的节简膜突出,也有前后环节套
起褶被。大多数病蚕体壁紧张发亮。尤其是在眠前和上蔟后发病的更为明显。体色乳白,在腹脚基部及
气门周围处观察更为明显。体皮易破,在狂躁爬行时,体壁易出现微细裂缝,一边爬行,一边泄漏乳白
脓汁。经过之处留下脓汁痕迹,最后脓汁流尽死亡。
本病因发病时期不同症状有异,常有不眠蚕、起缩蚕、高节蚕、脓蚕和黑斑蚕等几种。若发现蚕的
体壁紧张发亮,迟迟不能入眠,或高节、或节间膜肿起,不安地徘徊于蚕座内等症状,判定为本病。
D.2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的识别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又叫中肠型脓病,该病主要特点是病势缓慢、病程长,病蚕可以维持相当长的
时间。因此,发病的症状也各异,主要表现有空头、起缩、下痢和群体发育极不整齐等症状。空头:蚕
感染质型多角体病毒后,随着病势的进展,食桑减少,渐渐停食、呈空头状 即胸部空虚)。胸部较健
蚕小,与腹部粗细开差不大。体色失去青白色,第5龄发病体色变黄,特别在后 身的背面呈现黄白色。
体壁缺乏弹性,发病严重的常静伏在蚕座四周。各龄将眠时患病的即成迟眠蚕或不眠蚕。发病轻的
虽然能缓慢入眠,但随着病势的加剧,有的在眠中死去,也有的至起蚕时呈起缩下痢症状死去。第5龄
后期发病的,形似熟蚕,俗称假熟蚕,临死时,吐消化液致使周围的蚕座被污染,容易误将本病假熟蚕
当作正常蚕捉到蔟上,但它不会营茧,成为不结茧蚕,死亡于蔟中。起缩:有些病蚕虽能通过眠期,但
饷食后1-2d内发病,停止食桑,体壁多皱,体色灰黄,蚕粪粘腻。生产上在第4、第5龄饷食后较为多见。
下痢:病蚕都伴有下痢,粪形不整,呈糜烂粘着症状。粪色呈褐色、绿色以至白色。群体症状:由于本
病属于慢性传染病,在小蚕期感染发病,开始看到蚕体发育慢和特小蚕,以后蚕体大小差越来越大,在
同一蚕匾内出现不同发育龄期的蚕。病蚕食桑减少,身体软弱无力,常静伏于蚕座或爬向蚕座边缘。根
据以上病蚕症状,可初步判定为本病,但须注意与细菌性肠道病等相区别。
D.3 家蚕细菌性败血病的识别
家蚕幼虫、蛹、蛾都有可能因感染细菌而发生败血病,因感染时期不同而表现的病症也不一样。引
起败血病的细菌种类虽然很多,但蚕患病后的症状大致相同。首先是停止食桑,体躯挺伸,行动呆滞或
静伏于蚕座。接着胸部膨大,腹部各环节收缩,少量吐液,排软粪或念珠粪。最后痉挛侧倒而死。初死
时,有暂时尸僵现象,其胸部膨大,头尾翘起,腹部向腹面拱出,略似菱形,腹足后侧,各环节间由于
紧缩而中央稍鼓起,而其体色与正常蚕无明显差别。不久,体壁松驰,体躯伸展,头胸伸出,软化变色。
而后,全身柔软扁瘪,内部器官离 液化,腐败发臭,仅剩下几丁质外皮,稍经振动,流动污液。蚕体
死后,因感染的细菌种类不同,表现的症状也有不同。
21
DB 36/T 669—XXXX
黑色败血病蚕死后不久,首先在胸部背面或腹部 1~3)环节出现 绿色尸斑,尸斑很快扩展变黑,
最 后全身腐烂,流出黑褐色的污液。
灵菌败血病蚕尸体变色较慢,有时在体壁上出现小园斑,随着尸体组织的离 液化而渐成红色,这
是由于细菌分泌色素的结果,最后流出红色污液。
青头败血病蚕死后不久,胸部背面常出现绿色尸斑,由于该病菌繁殖时能产生气体,所以在尸斑下
出现气泡,俗称泡泡蚕,但并不变黑。
患病蚕蛹迅速死亡。蛹体腐烂变黑,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