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小人物,伟大神力——《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docx

渺小人物,伟大神力——《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渺小人物,伟大神力——《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课文品读 渺小人物,伟大神力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46岁时回顾青少年时期写下的文章,此时的鲁迅正遭受北洋军阀当局和各种敌对势力的迫害,漂泊中的身心都在寻求鼓励与慰藉,因此回忆起曾无微不至照顾自己的保姆阿长,一字一句饱蘸怀念与感激。同时,对于身世坎坷的小人物阿长,作者表露出的同情、自我反思后的愧意格外深沉动人。 本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1-2自然段)介绍了阿长的身份与称呼由来;第二部分(3-12自然段)写了“我实在不大佩服”阿长或“不耐烦”她的一些事:“切切察察”的毛病、过分管教的举动、粗俗的睡态、迷信守旧的行为;第三部分(13-18自然段)详细讲述了阿长讲长毛的故事,使“我”对她产生了“空前的敬意”;第四部分(19-29自然段)写阿长为“我”买到《山海经》令“我”对她产生“新的敬意”;第五部分(30-31自然段)补叙阿长身世后抒发了作者的深情咏叹。其中,前四部分以幽默生动、贴近儿童心理的语言,详略得当地讲述了有关阿长的十几件事,传神地刻画了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妇女形象,在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到小人物平凡且具有粗野、愚昧、守旧等弱点的一面,也能感受到其真诚善良、富有爱心等美德。这样一个丰满、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体现了作者一贯的创作主张“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前四部份也为最后的抒情蓄势,一片深情自然涌出,震动每位读者的心。 品读全文,以下几点令我印象深刻: 一、“阿长”与“《山海经》”间的矛盾张力 作者在文章开头,特意写了“阿长”这一称呼的又来,暗示了阿长地位的卑微以及被人随意对待的处境,加之后文的描写,我们不难发现阿长在大家眼中只是一个粗俗的乡下保姆,而《山海经》是一本记载上古文明的古典名著,两者风马牛不相及,组合在一起成为标题是矛盾而奇妙的。作者的用意何在呢? 首先,全文以“阿长”为主要描写与抒情对象,没什么文化的阿长竟为年幼的“我”买来了别人不肯买或不愿买的《山海经》,最能体现阿长慈爱的一面。其次,《山海经》是一本对作者人生产生重要意义的书,阿长此举不仅呵护了童年鲁迅的求知欲,还点燃了鲁迅绘画探索的热情,使其一生都在不遗余力地倡导中国新兴版画运动。中年回首往事的作者将“阿长”与“《山海经》”并提,怀念与感激之情愈显强烈。再次,本文题为《阿长与山海经》,却先写了大量与《山海经》无关且令幼时的“我”感到“不大佩服”的琐事,这又造成了一层矛盾。细读后,我们可以从作者温和的调侃中发现阿长身上一以贯之的美好品质:她的过度看管是对“我”的关心与保护;她郑重其事交代“我”元旦的规矩,何尝不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强迫“我”吃福橘,也是希望“我”能顺顺溜溜,给“我”讲长毛故事的时候,不因“我”是个孩子,就随便糊弄,而是认真回答“我”的问题……基于这样坦诚、直率、善良、淳朴、仁爱的性格基础,下文阿长给“我”买别人不愿买、不肯买的《山海经》才显得顺理成章。 二、传神生动的写人手法 1.木刻版画般极具神韵的白描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一两笔描摹,“低声絮说”、“上下摇动”等传神的动作描写,就抓住了阿长的神韵,让一个爱嚼舌根的妇女形象跃然纸上。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一个“大”字,形神具备,鲜明有力地勾勒出一个心宽体胖、大大咧咧的阿长形象。 鲁迅在刻画人物时,并没有对其外在形象进行繁琐的细节描绘,更注重以简练质朴的语言,对一两个最能够体现人物内在神韵的细节进行白描,使读者闭上眼,脑海里即刻显现出一幅幅木刻版画,印象深刻。 2.留白处引发的想象更为动人 阿长给“我”买来《山海经》的情节是全文的核心情节,作者先是铺垫了年幼的自己对这本奇书如何念念不忘,又是如何求而不得,再写了得到书后自己的震惊与满足,描绘了此书的模样以及自己的珍视之情。然而同时提及“阿长”与“《山海经》”的部分笔墨极少。 先是这一段: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过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借由这段表述,我们可以想象到这样一个场景:年幼的“我”四处去央求“学者”们、大人们帮自己买这本书,然而无人理会,认为这是小孩无理的要求,一旁的阿长却细心地关注着“我”的一举一动,充满同情、热心与慈爱地真诚来了解“我”的需求与烦恼——哪怕“我”只是应付式地随口答一答。 再来看这一处精彩描写: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

文档评论(0)

132****51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