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寓言四则;目;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一般比较短小,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文学文化常识;吕不韦掌权时,有门客三千、家童万人。他曾组织门客编纂《吕氏春秋》(又称《吕览》)26卷,内计12纪、8鉴、6论,共160篇,为先秦时杂家代表作。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乃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汇合先秦各派学说,为当时秦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理供论依据。??;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ɡài jí),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借助注释,理解句意;穿——穿井得一人
古义:挖掘、开凿。 今义:破、透。
国——国人道之
古义:国都。 今义:国家。;宋之丁氏,家无井:
得一人之使:
有闻而传之者日:
国人道之: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求闻之若此:;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闻之于宋君:
有闻而传之者:
求闻之若此:
闻之于宋君:;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将译文大声说出来。
注意:逐字翻译,思考标红字的含义,用问号标出翻译时遇到的疑点和难点。;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
(1)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
一般说来,文言句子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大体相同。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或动宾之间。这样划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达的。
如:丁氏/穿井/得一人
(2)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确定朗读节奏
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如“盖”、“夫”,往往在发语词后进行停顿。
如:夫 /君子之行 (《诫子书》);(3)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复杂。其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有助于我们确定朗读节奏:停顿往往在“之”后,这样朗读使得整个句子的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
如:求/闻之/若此
(4)根据句首的连词或总结性的词语确定朗读节奏
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
如:不若/无闻也
(5)、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
;划分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远不止这五种方法,而这五种方法也不是孤立使用的,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还是要准确理解文句的意思,把握住其内在的逻辑意义。;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再读《穿井得一人》,概述寓言故事,并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寓意:
传之者的角度:不可轻信传言并盲目传播;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
丁氏的角度:在交际中,语言的表达很重要,必须做到表达准确、清晰,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列子,名御寇,战国时期人。道家学派著名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对后代的哲学、文学、科技、宗教都有深远的影响。著有《列子》。;《列子》是道家经典之一,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两小儿辩日》《歧路亡羊》《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篇篇珠玉,妙趣横生。;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烛之武退秦师》(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pptx
- 【48个国际音标】-小升初英语衔接(通用版).pptx
- 01 岳阳楼记(知识讲解)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pptx
- 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课件)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沪教版·上海).pptx
- 02 《世说新语》二则(知识讲解)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pptx
- 2.5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pptx
- 04《古代诗歌四首》(第1课时)(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pptx
- 4.1走向生态文明-高二地理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pptx
- 5.2 染色体变异-高一生物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pptx
- 5.2.1 高分子材料 (第1课时 通用高分子材料)(课件)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