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农业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诱集和诱杀 是利用害虫的趋性或其它生活习性,设计诱   集,然后加以处理,或用时加入杀虫剂等以诱   杀害虫的方法。 (1)灯火诱杀:利用电灯、汽灯或油灯作为光源诱 杀害虫的称为灯火诱杀。 (2)食饵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化诱杀害虫的一种方    法,例如糖醋毒液诱杀、斜纹夜蛾等。 (3)潜栖所诱集:利用害虫的某些习性,造成各种 适应的场所,引诱害虫来潜伏或越冬,然后加 以消灭。 (4)作物诱集:利用害虫最喜爱的植物栽在田间小 块土地上,引诱害虫群集取食或集中产卵时, 加以消灭。 (5)黏板的利用:利用昆虫对颜色的偏好性,诱集 黏杀,如黄色黏板诱杀蚜虫、斑潜蝇等;蓝色 黏板诱杀蓟蚂等。 3.阻隔与保护法 根据害虫的生活习性,设置各种障碍物,防止   害虫为害或阻止蔓延,便于消灭。 (1)套袋 (2)在树干上涂胶 (3)树干刷白 (4)粮面压盖 (5)掘沟阻杀 4.温湿度应用 (1)日光曝晒:粮食充分干燥,可以避免储藏期间 害虫的发生与为害。 (2)烘烧杀虫:粮食一般可以利用烘干机加热在   50 °C下经30分或60 ° C下经10分钟,进行烘干   处理,即能杀死储粮害虫。 (3)蒸汽杀虫:感染储粮害虫的各种包装器材和仓 库用具,可根据器材、用具的质料应用蒸汽消 灭害虫。 (4)沸水杀虫:对于豌豆和蚕豆种子中的豌豆象和 蚕豆象,可以用沸水处理,烫种时间豌豆是25 秒钟,蚕豆是30秒及时取出,并在冷水中浸 过,再摊开晾干,可将豆象全部杀死而不影响 种子的品质和发芽。 (5)低温杀虫:通常仓库在3-10 °C范围内,一般为 害储粮的害虫或螨类,都有抑制繁殖和减低危 害活动的作用。 5.放射线的应用 应用放射线防治害虫,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   直接应用来杀死害虫;二是应用放射线对昆虫 生殖腺的生理效应,造成雄虫不育,然后把不 育的雄虫释放到田间,使其与自然界的雌虫交 配,因而造成大量不能孵化卵化压低虫口,经 过若干世代延续处理以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 6.激光的应用 利用激光防治害虫仅有10多年的历史。1965年 加拿大开始研究用激光控制害虫。当时已证实 激光对8种昆种具有杀伤作用。用波长450至500 毫微米的激光可杀死类和蚊类等害虫。实验证 明,高能激光是由于破坏害虫某一个甚至几个 虫期而使其致死的。 农业害虫防治 原理和方法 农业害虫的防治法,按其作用原理和应用技术可分为五类: 法规防治 农业防治法 化学防治法 生物防治法 物理机械防治法 一、法规防治法 政府利用法律的力量,禁止或限制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由人为的从外传入本国,从本国传到国外,或传入以后限制在国内传播的一规定措施。包括检疫工作、规定防治处理农药法规之规定等。 法规防治法-植物检疫的重要性 植物检疫在防止农作物危险性病、虫、杂草的传播蔓延;在自然情况下,害虫的分布有一定的区域性,如经由农产品的运输,将害虫传入新地区后,缺乏天敌、植物抗性和长期形成的农业生态体系的制抑,当条件适宜时,将引起严重危害。因此植物免疫便是防止危害性病虫、杂草的侵入传播蔓延之重要手段。 二、农业防治法 农业防治法又称耕作防治法,是依害虫、作物和环境条件三者之间相互关系上,结合农事操作过程中的各种措施,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害虫发生的农田环境,达到直接消灭或抑制害虫为害的目的。 农业耕作栽培技术控制害虫族群数量和为害程度的方式: 1.利用压低害虫虫源来控制族群发生数量 「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虫源的大小,必然会影 响族群数量增长的快慢」。 2.利用害虫的繁殖率控制其族群数量 「害虫的族群发生决定于繁殖率,包括生存 率、性比、生殖力和繁殖速度等」。 3.利用害虫天敌控制害虫族群数量   「棉田播种油菜繁殖菜蚜招来天敌、天敌有 效的控制了棉蚜的为害」。 4.利用作物生长势减轻作物受害程度 「作物栽培管理条件好,作物生长势强,可 提高抗虫和耐虫能力,可减轻为害损失」。 5.直接影响害虫的族群数量 「农业技术改变害虫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3****12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