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医眼科学两眦疾病讲稿.docx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两眦疾病 两眦,即内眦、外眦,为上、下胞睑在内、外侧的联合处,内眦又名“大眦”,外眦又名“小眦”“锐眦”。上下眼睑的睑缘,紧靠内眦部各有一小孔窍,为泪液排出之起点,名曰泪窍,故有关泪液、泪窍方面的疾病也归入两眦疾病范畴。其病变多与流泪、泪液潴留等有关。 两眦属五轮中的血轮,内应于心,心与小肠相表里,故两眦疾病常与心和小肠有关。病变常因心火内炽,或外邪引动心火,内外合邪发病;因泪为肝之液,肾主水液,肝肾在生成及约束泪液方面有一定的作用,所以病变与肝肾亦相关,发病多为肝肾亏虚等。 两眦疾病为常见、多发的外障眼病,但一般不影响视力。其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流泪,泪窍沁脓,或眦部红肿、痒痛、溃脓等。 在治疗方面,如为心火炽盛,当以苦寒泻心,使内火自消;如为外邪引动心火,内外合邪,当以辛凉疏散、泻火解毒,则邪毒自平;如肝肾亏虚,应滋养肝肾,精血充足则约束有力。此外,两眦疾病还要结合点眼、洗眼、手术等外治疗法,内外合治更易奏效。 第一节 流泪症 【教学目的】 了解流泪症的病名含义、病因和证治要点。 【教学要求】 详细讲述流泪症的发病特点、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措施。采用课堂讲授,配合图片、幻灯或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 【概述】 流泪症是指泪液不循常道而溢出睑弦的眼病。流泪症病名繁多,有针对流泪病因命名的,如迎风流泪;有根据流泪的程度不同而命名的,如目泪不止;亦有根据流泪冷热性质不同而分别命名为冷泪、热泪者。眼泪增多的原因很复杂,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泪液产生过多,如外伤、异物入目、炎症等外障眼病引起,中医称这类流泪为热泪;另一类为眼无红肿翳障,泪液产生正常,而泪液排出障碍,其泪液清冷稀薄,中医称为冷泪。临床中热泪多为某些外障眼病的一个症状,不属本节所述范围,分别见于其他外障眼病中;而本节仅讨论流冷泪及所流之泪无明显冷热感的流泪症。本病多见于冬季和春季,可单眼或双眼患病,常见于病后体弱的妇女、老年人。 流泪症类似于西医学的溢泪,多因泪点位置异常、泪道狭窄或阻塞及泪道排泄功能不全等引起。 【历史沿革】 本病最早记载在《诸病源候论·目病诸候》中,有“目风、泪风、目泪出不止”病名,书中对其症状、病因病机做了简要的叙述,谓:“目风泪出候:目为肝之外候,若被风邪伤肝,肝气不足,故令目泪出……目泪出不止候:夫五脏六腑,皆有津液,通于目者为泪。若脏气不足,则不能收制其液,故目自然泪出。”《儒门事亲》曰:“夫风冲泣下者,俗呼风冷泪者是也。”而《银海精微·充风泪出》中说:“若迎风而出汪汪,冬日多夏日少,拭即还生,又不分四季皆有,此冷泪也。”并且提出了冷泪与热泪的概念。《审视瑶函》提出迎风冷泪与无时冷泪病机不同,说:“此症为目无赤病也,只是时常流出冷泪,久则瞻视昏渺,非比迎风冷泪,因虚引邪之轻者。此盖津液耗伤,肝气渐弱,精膏涩枯,肾水不足,幽阴已甚。”《医宗金鉴》用歌诀形式区分冷泪与热泪的不同,指出:“冲风泪出歌:风泪初起冬月甚,久则冬夏泪蒙蒙。肝虚冷泪不疼赤,实则热泪肿红疼。” 【病因病机】 该病在《诸病源候论·目病诸候》中谓:“若脏气不足,则不能收制其液,故目自然泪出。”而《银海精微·迎风洒泪症》中说:“为肝虚风动则泪流,故迎风泪出。”结合临床归纳如下: 1.肝血不足,泪窍不密,风邪外袭而致泪出。 2.脾气亏虚,生化乏源,气血不足,不能收摄泪液而致泪出。 3.泪为肝之液,肝肾同源,肝肾两虚,不能约束其液而流泪。 【临床表现】 1.自觉症状 患眼无红赤肿痛,仅有流泪或迎风流泪更甚,在冬季、初春寒风刺激时流泪加重,泪液清稀无热感,称“迎风冷泪”。日久则不分春夏秋冬,有风无风,不时泪下迎风尤甚,称“无时冷泪”。 2.眼部检查 可见泪液不时溢出睑弦,且内眦下方皮肤潮湿;或可见泪窍外翻现象;按压睛明穴下方无黏液等溢出。 3.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1)可将2%荧光素钠溶液滴入患眼结膜囊内,稍后用一湿棉签擦下鼻道,观察棉签是否带荧光素钠之颜色,若有则说明泪道尚通畅;否则为不通。 (2)泪道冲洗术:冲洗时泪道通畅,或通而不畅,或不通,但均无黏液从泪窍溢出。 【诊断依据】 1.异常流泪。 2.冲洗泪道时泪道通畅,或通而不畅,或不通,但均无黏液从泪窍溢出。 【治疗】 流泪,但泪道通畅,或通而不畅者,可药物配合针灸等治疗。迎风冷泪者为泪窍虚而招邪,属轻症;无时冷泪者多为脏腑自虚,一般多为气血不足或肝肾两虚。若泪道不通者,可行手术治疗。 1.辨证论治 (1)血虚夹风证 证候:流泪,迎风更甚,隐涩不适,患眼无红赤肿痛;兼头晕目眩,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 辨证分析:泪为肝之液,肝血不足,泪窍失养,风邪入侵,肝不能约束其液,泪窍失密,故迎风流泪更甚;肝血不能濡养于目,故双目干涩;肝血虚,头面失养,故头晕面色少华;舌脉均为肝血虚之候。 辨证要点:以流泪,迎风更甚,患眼无红赤肿痛

文档评论(0)

卢老师2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文档需要修改请直接站内联系。专业医学课件制作,医学教案,教学设计制作,医学相关写作与发表。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13日上传了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