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麦虫害防治演示文稿.pptVIP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小麦虫害防治演示文稿 本文档共35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三\5点53分 优选小麦虫害防治ppt 本文档共35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三\5点53分 概述 麦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虫害造成的损失约10%,严重的约30%。 比如麦蚜传播病毒、不仅害虫本身造成危害,而且带来的病毒病也能造成严重的损失。(小麦黄萎病) 本文档共35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三\5点53分 小麦田虫害 本文档共35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三\5点53分 冬小麦不同生育期 主要虫发生情况示意图 2 3 4 5 6 拔节至抽穗 返青至起身 月份 起身 拔节 抽穗扬花 灌浆成熟 10/中、下 播种期 播种、秋苗期:麦蜘蛛、地下害虫等 拔 节 期:麦蜘蛛、蚜虫等; 抽穗、扬花期:吸浆虫、蚜虫、粘虫、灰飞虱;纹枯病等; 灌浆乳熟期:蚜虫、灰飞虱等; 本文档共35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三\5点53分 小麦吸浆虫 双翅目瘿蚊科 减产10-20%,高达30-50%。 本文档共35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三\5点53分 本文档共35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三\5点53分 本文档共35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三\5点53分 本文档共35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三\5点53分 小 麦 吸 浆 虫 越冬幼虫 春季 上升土表 化蛹 抽穗期 成虫羽化 穗部产卵, 幼虫于颍壳内吸食麦粒汁液 老熟幼虫 入 土 越夏、越冬,来年再发生危害 幼虫吸食麦粒汁液,麦粒成瘪粒或空壳; “千斤重的长势,百十斤的产量” 。 本文档共35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三\5点53分 (二)、观测调查 查虫口基数定防治对象田(基层站) 春季调查。于3月下旬淘土一次,每田5点,每点淘一方。 查虫口基数,当每方虫量大于5头的田块定为对象田;大于15头时,为中蛹盛期、成虫期各防治一次对象田。 穗期调查(基层站、农户)。 于幼虫发生盛期(小麦扬花后15天左右)剥查麦穗幼虫量一次。计查10块田、每田5点,每点取10穗,计取500穗,置于纸袋内室内剥查。查百穗虫量达500头的田块,列为防治对象田,大于800头的田块,列为两次防治对象田。 本文档共35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三\5点53分 (三)、防 治 技 术 1、技术策略 低密度虫品基 数,主治成虫;高密度虫口基数,实施主治中蛹、补治成虫。 2、药治时间 中蛹盛期,一般年份为小麦抽穗前3-5天; 成虫盛期,一般年份为小麦扬花期。 3、 防治指标 :中蛹:每小方有幼虫5头以上的田块。成虫:一拔目成虫3-5头。 化防技术: 1、中蛹期防治:选用DDV亩用有效成分80克、或选用辛硫磷亩用有效成分75克, 拌细土20公斤均匀撒到麦田。用绳子拉动或用竹竿拍动麦穗,使药入土,杀死虫蛹。药 后浇水或抢在雨前施药效果更好。 2、成虫期防治:选用高效氯氰菊酯亩有效成分2.2克,或毒死蜱亩用有效成分20 克,兑水30公斤于成虫盛期喷雾。或DDV亩有效成分80克,拌细土20公斤均匀撒施; 其它措施 重病田提倡麦-稻轮作;麦田浅耕曝晒,可增加幼虫死亡率. 本文档共35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三\5点53分 本文档共35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三\5点53分 小 麦 蚜 虫 吸食小麦茎、叶、嫩穗的汁液,前期,抑制生长;穗期, 千粒重降低;中等年、重发年为害; 本文档共35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三\5点53分 小 麦 蚜 虫 (一)、发生规律 秋苗等 越 冬 返青后,苗蚜在春 苗上取食繁殖为害 穗 期 18 – 22 ℃ 穗蚜在小麦穗部取食、繁殖多代(20、7),急剧增长,乳熟期达数量高峰,小麦成熟前产生有翅蚜飞离麦田至其它作物(玉、高、杂等)(苗、穗蚜;繁殖;天敌) (二)、观测调查(基层站、农户): 时间:于小麦抽穗初期(基层站)、齐穗期(预测未来)各调查一次;第一次药治后10—15天再调查一次; 方法:每田查5点,每点查20株。计算百穗(杆)蚜量; 当百穗(杆)蚜量

文档评论(0)

hebinwei1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