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冠心病心电图演示文稿 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二\10点12分 冠心病心电图 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二\10点12分 心肌缺血 在正常情况下,心室的复极过程是从心外膜开始向心内膜方向推进的。当心室肌某一部分发生缺血时,将影响心室复极的正常进行,从而产生心电图ST-T的异常改变。 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二\10点12分 一、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此时,缺血使这部分心肌的复极较正常更为推迟,导致出现与QRS主波方向一致的高大T波。 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二\10点12分 如,前壁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时,V1导联出现高大的T波;下壁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时,II、III、aVF导联出现高大的正向T波。 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二\10点12分 心内膜面缺血T对称性高直立 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二\10点12分 二、心外膜下心肌缺血 (包括透壁心肌缺血或透壁心肌梗塞) 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二\10点12分 此时,可引起心肌复极顺序的逆转,即转为心内膜复极在先而心外膜复极在后,于是即出现与正常方向相反的T波。 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二\10点12分 如,前壁外膜下心肌发生缺血时,在V2导联可见倒置的T波,而下壁外膜下心肌发生缺血时,在II、III、aVF导联可出现深倒置的T波。 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二\10点12分 心外膜面缺血T对称性倒置 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二\10点12分 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二\10点12分 三、损伤型心电图改变 心肌缺血时除可出现T波的改变外,还可出现ST段的改变。 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二\10点12分 损伤型改变 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二\10点12分 常见的ST-T改变类型示意图 A 正常的ST-T形态 B 心房复极向量(TA向量)引起假性ST段降低 C 单纯J点降低 D 缺血型ST段降低(下斜型) E 缺血型ST段降低(水平型) F 单纯T波倒置 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二\10点12分 常见的“损伤型”ST段抬高的形态 A.平抬型 B.弓背型 C.上斜型 D.凹面向下型 E.单向曲线型 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二\10点12分 心肌梗死 一、基本图形 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二\10点12分 右冠状动脉造影图: 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二\10点12分 左冠状动脉造影图 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二\10点12分 急诊造影图 左前降支闭塞 右冠脉闭塞 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二\10点12分 (一)“缺血性”改变 若缺血发生于心内膜面,T波呈对称性,高而直立;若发生于心外膜面,使外膜面复极延迟晚于内膜面,复极程序反常,就出现对称性T波倒置; 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二\10点12分 (二)“损伤性”改变 1、缺血时间进一步延长,缺血程度进一步加重,就会出现“损伤性”图形改变,主要表现为S-T段偏移。 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21页;编辑于星期二\10点12分 2、内膜面或对侧心肌损伤时S-T段平直压低,外膜面心肌损伤时S-T段抬高,明显抬高可形成单相曲线。一般地说,损伤不会持久,要么恢复,要么进一步发生坏死。 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22页;编辑于星期二\10点12分 (三)“坏死性”改变 一般认为坏死的心肌细胞不能恢复为极化状态和产生动作电流,所以心电图主要表现“异常Q波(坏死型Q波,病理性Q波)”,即Q波增宽(0.04s)、加深(同一导联1/4R波)。 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23页;编辑于星期二\10点12分 坏死性改变 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24页;编辑于星期二\10点12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情绪管理压力管理.ppt
- 神经系统反射的评定.ppt
- 病机中医基础理论.ppt
- 发热七演示文稿.ppt
- 昏迷的诊断与处理.ppt
- 体液免疫球蛋白测定.ppt
- 演示文稿核苷酸代谢.ppt
- 人体寄生虫第六讲棘球绦虫.ppt
- 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演示文稿.ppt
- 大学人体解剖第三章神经系统一.ppt
- 银行员工合规培训总结.pptx
- 新员工知识产权培训总结报告.pptx
- 个人账户改革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的影响.pdf
- DB50∕T 1002-2020 物联网企业分类导则.docx
- DB50∕T 1218-2022 城市公共厕所智能化系统技术规范(重庆市).docx
- DB50∕T 1217-2022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职责履职评估规范.docx
- 宾馆客房员工年终总结报告.pptx
- 如何在司法改革中兼顾公平、正义与成本——以律师收费制度为视角.pdf
- 我国少年司法改革的理念重塑与制度构建——以美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借鉴为视角.pdf
- 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化改革的模式及其比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