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目标 1.描述曼氏迭宫绦虫、猪带绦虫及牛带绦虫的生活史。 2.从生活史中总结本节所学寄生虫的感染期、 感染方式及寄生部位。 3.参照寄生虫 的生活史,描述本节所学寄生虫 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一\23点15分 人体猪带绦虫病的感染途径和感染阶段为: A 经口食入猪囊尾蚴 B 经皮肤感染猪囊虫 C 经口食入猪肉绦虫虫卵 D 经胎盘感染六钩蚴 E 经口食入牛带绦虫卵 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一\23点15分 猪带绦虫病确诊的依据是: A 粪便内查到绦虫卵 B 粪便中发现孕节 C 皮下触及囊虫结节 D 患者血清中查见绦虫抗体 E 肛门拭子法查见虫卵 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一\23点15分 学习目标 1.描述细粒棘球绦虫及溶组织阿米巴的生活史。 2.从生活史中总结本节所学寄生虫的感染期、 感染方式及寄生部位。 3.参照寄生虫 的生活史,描述本节所学寄生虫 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一\23点15分 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一\23点15分 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一\23点15分 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一\23点15分 细粒棘球绦虫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棘球蚴病(包虫病)主要由幼虫引起。 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一\23点15分 细粒棘球绦虫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一、形态 二、 生活史 四、诊断 三、致病 五、流行与防治 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一\23点15分 1. 成虫 长度:2-7mm 头节和 3 或 4节片 一、形态 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一\23点15分 1. 成虫 一、形态 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一\23点15分 2. 幼虫(棘球蚴) 一、形态 模式图 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一\23点15分 2. 幼虫(棘球蚴) 一、形态 棘球蚴及生发囊模式图 内陷的原头蚴(原头节) 外翻的原头蚴(原头节) 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一\23点15分 2. 幼虫(棘球蚴) 一、形态 棘球蚴及生发囊模式图 内陷的原头蚴(原头节) 外翻的原头蚴(原头节) 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一\23点15分 3. 虫卵 一、形态 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一\23点15分 二、 生活史 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一\23点15分 二、 生活史 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一\23点15分 生活史小结 1. 终宿主:犬、狼和豺等食肉动物。 2. 中间宿主:羊、牛、骆驼、猪和鹿等偶啼类,也可感染马、袋鼠、某些啮齿类、灵长类和人。 二、 生活史 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一\23点15分 幼虫 :棘球蚴病(包虫病) 1. 局部压迫和刺激症状 2. 过敏反应:发热、荨麻疹、过敏性休克。 三、致病 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一\23点15分 过敏反应发生的机制 三、致病 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一\23点15分 3. 继发感染 常见的部位依次为 肝(69.9%) 肺(19.3%) 腹腔(3%) 脑(0.4%) 脾(0.4%) 盆腔(0.3%) 肾(0.3%) 胸腔(0.2%) 骨(0.2%) 肌肉(0.1%) 胆囊(0.1%) 子宫(0.1%) 皮肤、眼、卵巢、膀胱、乳房、甲状腺等(占0.4%) 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21页;编辑于星期一\23点15分 三、致病 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22页;编辑于星期一\23点15分 询问病史 辅助检查:可用X线、B超、CT、MRI 免疫学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对流免疫电泳、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blot) 等 四、诊断 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23页;编辑于星期一\23点15分 四、诊断 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24页;编辑于星期一\23点15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