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摘 要
2017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 )》指出,在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主题语
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途径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
具体语言能力。其中,听位于之首,是英语学习者进行有效交流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
30 20
作用。其次,在高考英语试题中,听力测试的总分是 分,占比 %。但是,高中阶段
虽然有听力课程的设置,但课程相对较少,教师采用的听力训练方法也比较单一,学生自
身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限制其听力能力的提高。
本研究正是基于以上背景,以输入假说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采用实验和问卷
调查的研究方法,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1)采用多模态 (音视频模态和音
图像模态)的听力教学方法能否提高高中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2)不同模态 (听觉模态、
音视频模态和音图像模态)输入的听力教学对高中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
方面? (3)学生对基于多模态理论指导的听力教学持何种态度?
本研究以山东省寿光市某中学高一三个平行班的120 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
A B
了为期十周的教学实验。在听力训练中,对照 班使用听觉模态,实验 班使用音视频模
态,实验C班使用音图像模态。
研究发现: (1)相较于听觉模态输入的听力教学,使用音视频模态和音图像模态的
听力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但两者之间存在差异,使用音视频模态对
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影响要显著于音图像模态。 (2)不同类型模态的输入对高中生听力
能力有不同的影响。首先,听觉模态的输入对学生听力能力的影响不大。其次,当老师使
用音视频模态和音图像模态进行多模态英语听力教学时,学生的事实细节理解能力和推理
判断能力有显著提高,但是学生的主旨大意理解能力和观点态度理解能力没有显著的变
化。 (3)大部分学生对基于多模态理论指导的英语听力教学持肯定态度,并且希望老师
可以继续坚持多模态听力教学。
针对实验结果,本文对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提出几点建议:首先,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
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设计并且使用多模态进行听力教学。教师要多使用音视频模态和音图
像模态来呈现听力材料,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情境,促进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其次,
教师还要积极探究其它听力教学方法来促进高中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全面提高。最后,学生
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语素养,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掌握科学的听力策略,积极参与听力
课堂活动,认真对待老师提供的不同模态的听力材料,以便实现自己听力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听力;听力能力;多模态教学
II
摘 要
目录
摘 要I
AbstractIII
目录V
图表目录VII
第一章 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3
1.2.1 研究目的3
1.2.2 理论意义3
1.2.3 实践意义3
1.3论文结构4
第二章 文献综述5
2.1 概念界定5
2.1.1 多模态5
2.1.2 听力教学6
2.1.3 听力能力7
2.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9
2.2.1 国外相关研究9
多模态理论在教学方面的研究9
多模态理论在英语听力方面的研究10
2.2.2 国内相关研究11
多模态理论在教学方面的研究1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地理课堂问题设计研究.pdf
- 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pdf
- 基于产业链视角的日照市茶旅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pdf
- 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材活动栏目教学策略研究——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为例.pdf
- 基于会话分析的高中英语教学修正序列组织研究.pdf
- 基于体裁分析的元认知策略训练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表现的影响研究.pdf
- 基于多信息融合的带式输送机故障诊断研究.pdf
- 地方美食对旅游者行为意向影响机制研究——以日照滨海为例.pdf
- 地理综合思维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中的体现与培养策略研究.pdf
- 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导游业务》课程教学应用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