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预案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如何对高层建筑火灾实施有效的扑救已经成为消防战训工作的重大课题。为切实做好我省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灭火救援工作,确保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能及时有效地加以处臵,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针对我省消防部队现有的人员、器材装备实际,结合我省高层建筑特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入研究和探讨高层建筑火灾特点以及灭火救人的主要对策,全面提高公安消防部队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处臵能力。
二、高层建筑的基本特点
我国规定的高层民用建筑,是指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或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高层工业建筑是指2层及2层以上、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厂房或库房。从统计材料看,我省高层建筑基本特点有:
(一)建筑结构复杂。主体建筑高、层数多;形式与结构多样,形式有四方形、塔形、阶梯形、凹形、人形等,结构体系有框架、剪力墙、筒体等;竖井、管道多,有电梯井、电缆井、楼
1
梯井、管道井等,有些竖井使楼层互连相通;用电设备多,除了各种照明灯具、电冰箱、电视机、电梯以外,许多高层建筑内还设有自控空调、自动窗帘等。
(二)功能复杂,人员密集。高层建筑分为:住宅楼、宾馆、办公楼、商贸楼、金融楼、科研楼、通信邮电楼、图书馆、百货楼等。有些高层建筑,同一幢大楼有多种功能,有办公室,会议室、宴会厅、歌舞厅、咖啡厅、酒吧间、展览厅等。高层建筑内聚集人员多。
(三)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如可燃材料吊顶、塑料墙布、墙纸、窗帘、地毯、壁毯、挂画及生活用品等,火灾荷载密度一般为35-60kg/m2; 高级宾馆达45-60kg/m2。
(四)消防设施较完善。绝大部分高层建筑内都设有较完善的消防设施。如防火分隔设施、安全疏散设施、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消防给水系统、防排烟设备等,为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一)火灾发展速度快。由于冷热空气温差大,密度差也大,高层建筑又比较高,在“烟囱效应”的作用下,致使烟火、热气流迅速向上升腾,蔓延迅速。
(二)容易形成立体火灾。房间起火后,烟火先沿吊顶向水平方向扩散,然后下沉向起火楼层的其他房间蔓延。烟火还沿着
各种竖井向上蔓延。形成趋向水平方向、垂直方向、沿着窗口外墙向上升腾、辐射热通过窗口向邻近建筑物蔓延的立体火灾。
(三)疏散困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一是人员密集,发生火灾时往往人员惊慌、拥挤,易造成踩伤踩死,甚至出现人员跳楼事故;二是高温、烟气充满建筑物内,能见度降低,易造成被困人员恐慌,增大了安全疏散的难度;三是烟气、毒气等燃烧产物极易造成人员窒息、中毒死亡。
(四)易形成“玻璃雨”。有玻璃墙的高层建筑受高温或火焰作用,易造成玻璃幕墙碎裂下落,甚至形成“玻璃雨”,影响战斗行动,破坏水带器材,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四、应急响应机制
(一)辖区力量调度:灾情发生后,中队按照制定的《高层建筑灭火救援预案》,调集中队灭火力量赶赴现场。
(二)增援力量调度:当中队灭火力量难以扑灭火灾时,中队立即向支队119指挥中心请求增援。
五、指挥机构
当发生重特大高层建筑火灾时,应成立现场指挥组,对灾害事故实施统一指挥。现场指挥组下设灭火救援组、现场警戒组、通信指挥组、宣传报道组、医疗救护组。
(一)灭火救援组
组长由中队长陈建泉担任,成员由中队参战的干部、战斗班长组成,其职责是:
1、组织进行侦察、营救、灭火等战斗行动的落实;
2、拟定灭火救援实施方案;
3、发布战斗行动命令。
(三)现场警戒组:
组长由战斗三班班长担任,成员班内部分战士、现场公安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现场的警戒、车辆疏通、治安秩序的维护和保证参战官兵的安全。
(四)通信指挥组:
组长火场通信员担任。其职责是负责现场有线、无线联络,并保障通信畅通。
(五)宣传报道组:
组长由林累果指导员担任。其职责是搞好战前动员,掌握、收集情况,组织现场宣传、鼓动,做好宣传报道。
(六)医疗救护组:
由120地方救护人员组成,其职责是:负责对受伤群众及受伤战斗人员进行包扎、救护和现场急救,对救出人员进行登记、标识,并将伤情较重者送交医疗急救部门救治。
六、勤务保障
勤务保障由司务长组织。主要任务:
(一)做好灭火器材装备、工具的保障。
(二)火场物资的保障。
(三)灭火剂、油料的保障。
(四)参战人员食宿的保障。
七、处置对策
(一)坚持“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救人与其他灭火救援行动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救人与灭火应同步实施,即采用水枪射流扑灭被困人员周围及疏散通道上的火势,驱散烟雾,打通疏散救人通道。
(二)确定进攻起点层。进攻起点层一般选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