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语言教学及教材使用有效性的研究.docxVIP

任务型语言教学及教材使用有效性的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任务型语言教学及教材使用有效性的研究 中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生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草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倡导交际性和任务性语言教育,强调“学生可以通过感知、理解、实践和合作,实现任务目标,感觉成功”。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点是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语言使用情况,重视学习者交际能力的培养。JEFCGFI(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圣智学习出版集团,2005)是一部初中任务型英语教材,书中体现了任务型教学理念。尽管课标和任务型教学在我国的实施与推广已近10年,教师对于任务型教学的理解和任务型教材的使用仍然意见不一,有些地区由于经济状况、地理环境以及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实施任务型教学方面尤其困难。本研究旨在调查一些中小城市及乡村学校使用JEFCGFI及实施任务型教学的一些情况。研究者深入到中学的一线教师和学生中,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以了解他们对任务型教学及教材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希望通过分析他们的观点和看法,对改进现有的任务型教学的现状和基于任务教学理念设计的教材有所启示,使其更符合中国国情和使外语学习者的学习更有效。 本研究采取的是质性研究方法。研究者分别在两个发展中省份的A、B、C、D四所中学进行了调查,其中A和D属于地级市,B和C是隶属于一市的两个县。研究者对这四所中学的师生分别进行了焦点人群(focus group)集体访谈。我们将所得数据(访谈录音)进行转录,然后采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8.01对其进行编码、归纳与分析。 总体看来,我国城市的经济状况要优于城镇和农村地区,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城镇农村地区有一定差异,而这些经济条件和生活差异对外语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所得数据进行了分析:(1)有关任务型教材话题选择要考虑的因素;(2)考试体制对于教材和教法的影响;(3)城市与农村在教材使用上的区别。 一、 有关任务教材选择的思考 (一) 教学内容:“本土化”还是“国际化”? 什么样的话题是教师和学生喜欢的话题?他们衡量喜欢和不喜欢的标准是什么?教师和学生的观点是否一致?这几个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焦点。在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时,我们把“学生喜欢的话题”和“教师喜欢的话题”分别作为两个节点进行分析,发现了一些问题。 在谈及教材话题选择这一问题时,学生和教师都首先提到关于学生感兴趣的一些话题的标准。学生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一个概念——“贴近生活”。他们表示更乐于接受一些“贴近生活”或者“切合实际”的主题。而“贴近生活”、“接近生活”、“和日常生活有关”等短语也频繁出现在“教师认为学生喜欢的话题”这一编码下。在仔细阅读了这些和生活有关的语段后,笔者总结出,教师和学生提到的“贴近生活”这一概念主要是指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即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感知的主题:如食品、动物、班规、校规、体育运动等。 此外,学生和教师表示 “有想象力”、“有文化差异”的主题也能被学生所接受。如马丁·路德·金、UFO以及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的一些话题。这说明学生在接受一些自己比较熟悉的事物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好奇心,乐于了解其他国家的一些文化差异。在谈及对教材内容的选择时,教师也对教学内容是应该“本土化”还是应该“国际化”进行了一些思考。一部分教师同意英语教学应该更加本土化一些,让学生学习一些有中国特色的内容。如在A中学教师访谈中一位教师提到可以在教材中添加有中国特色的内容,如米饭、牛肉面,而尽量少用学生生活中无法遇到的概念,如变色龙等。但也有教师表示在教材中应多添加关于文化差异的内容,如多介绍一些西方的节日。 笔者认为“本土化”的教材内容选择观念是和上面提到的“贴近生活”这个概念分不开的。学生更能接受“贴近生活”的内容,而有中国特色的教材既是对外语知识的学习,也是对学生自身文化底蕴的一种补充。 在访谈中,学生和教师都表示,学生乐于接受一些有关外国文化方面的内容,如英语的流行歌曲、泰戈尔的诗等。这也符合中学阶段学生的特征。对外国文化的学习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所以“本土化”和“国际化”并不是一对相互排斥的概念,而是相辅相成的。在编写教材时,如何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才是教材设计者要加以考虑的问题。 (二) 学生对讨论的关系具有一致性 对访谈资料的分析显示,学生和教师对教材中一些任务话题的看法并不一致。有些教师觉得学生不一定喜欢的话题,学生却很有兴趣。表1、表2是访谈的四所学校中学生和教师对一些话题的看法的汇总。由于访谈的性质是半开放性的,所以学生和教师提到的项目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但从表1中可以看出,各学校学生喜欢的话题和教师认为学生喜欢的话题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即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感知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话题。如B学校访谈中提到的运动、动物的话题;A学校访谈中提到的校规的话题等。这是由于教师判断的标准大都是依据学生的课堂反应。这样的判断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