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绪言;第一章 神农本草经;第一节 秦汉以前的药物学;1、《诗经》;如“芣苢”篇载,“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掇duō:掇,拾取也。——《说文》)之……”。
“关睢”篇载,“关关睢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芣苢,即车前,荇菜,即莕菜,均可作菜食用,亦可作药用。
;2、《山海经》;2、《山海经》;2、《山海经》;《山海经》所载药物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多数药一药治一病,只有少数药治两病。如虎蛟,“食之不肿,可以已痔。”肥遗,“食之已疠,可以杀虫。”
2.一般每药均有产地、形状特点与功效,只有少数药有性味。如鸡谷“其本如鸡卵,其味酸甘,食者利于人。”
3.使用方法,已有服食、佩带、洗浴、涂抹等多种。
4.已有药物作用机理方面的探讨,如说草为帝女化身,因而“服之媚于人”,即为人所爱。
5.《山海经》描述药物功效的词汇,多是否定动词(“不”、“无”)和及物动词(“已”、“治”、“宜”)加宾语。如:不忧、不瘿、不厥、不忘、不饥、不肿、不字、不聋、不痈、不痔……,无肿疾、无痴疾……,已心痛、已疥、已风、已狂、已疣、已腹痛、已呕……,治瘘、治皮张……,宜子孙……,其它如:美人色、使无子、媚于人、使人多力等。 ;附注:;6.《山海经》中载有不少至今之常用之药,而该书当时未说明其药效。如雄黄、丹粟(朱砂)、蔓荆、白芷、芎藭、芍药、桔梗、藷藇(署蓣)、虋冬(麦门冬)等。其中芍药乃《本经》药,《山海经》四次出现(《北山经》之绣山、《中山经》之条谷之山、勾檷nì山、洞庭之山),都未注明效用,尚待探讨。;3、《五十二病方》;3、《五十二病方》;3、《五十二病方》;4、其它;4、其它;4、其它;第二节 《本经》概要;
近代有权威有影响的说法有:
1.陈邦贤、卫聚贤认为《神农本草经》是西汉未年的作品。(《中国医学史》商务印书局 1954年42-43页)
2.李涛在《秦汉时代的医学成就》一文中说《神农本草经》是公元前一世纪前后的产物。
3.范文澜说:“《汉书艺文志》不曾记录《神农本草经》,但西汉确实有这一部叫本草的书,书中多见有东汉地名,当是东汉医家有较多的补充和说明。”(《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 第二篇 1965年终奖63页)
4.梁景晖在《神农本草经年代的探讨》一文中认为“肯定的说本书最早不超过公元前一世纪,”“最迟是公元二世纪。”(《医学史与保健组织》1957年15页)
5.马继兴主编的《中医文献学基础》认为“《神农本草经》并非一人一代的产物,其中包括了夏、商、周各代初期简帛医籍中广大劳动人民地医疗实践中所积累的药学成果,而其基本定稿至少不晚于战国末期。至于在其后本书多种形式传本中为后人所掺入的个别文字和药物,乃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决不能与本书的著作年代混为一谈的。”(1981年)
6.凌一揆主编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认为“成书于东汉末年(公元二世纪)”(1984年6月)
7.尚志钧认为“《本经》的内容渊源久远,但形成供陶氏整理的《本经》,有可能是东汉末才定形的。不光是地名,药学内容也有后汉人增补的,如葡萄、薏苡、胡麻、葈耳等。”;【编著年代】;【按语】
由于原书早佚,对该书的成书年代皆为后世考证推侧的,由于各家依据的考证材料不同,所以结论有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不过笔者认为梁氏、尚氏、王氏所言似更合理些。
若为先秦作品,不被当时文人所引用,《史记》、《汉书.艺文志》又未有记载,这是不可思议的。此外,汉成帝时博学的刘向曾徵求书于天下,民间献书,种类繁多,堆积如山,此时《本经》若已定稿,不被发现,也难令人置信。
马王堆汉墓(公元前163年)出土的15种医书,涉及广泛,而未见有本草。或也可认为当时无本草书。;至于《本经》载有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建元三年,即公元前138年)带回的葡萄、胡麻等,亦可证明其非先秦作品,认为是《本经》成书后所增还需进一步探讨。
梁氏认为最早引用《本经》的是晋葛洪(283-343?)。“抱朴子曰:《神农四经》曰,上药令身安,延升为天神,……中药养性,下药除病,能令毒虫不加,猛兽不犯,恶气不行,众妖并避。”
从《伤寒》用药看绝大多数《本经》已载,其它均见于《别录》,也可断定《本经》早于《伤寒论》。而《伤寒论》约成书于公元209年。
;【作者】;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 “经”;“神农”本草 经;【内容】;《本经》的第一卷,按韩保升对四卷本的解释“并序录合四卷”,及陶隐居在《本草经集注》中所言,“本草经卷上,序药性之本源,诠病名之形诊,题记品录,详览施用”,应是阐述中药基本理论的,相当于当今中药学之总论。内容包括药物的三品分类原则,药物的君臣佐使及其配合应用,用药七情,四气,五味,采造时月,真伪陈新,药性调剂宜忌,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