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观2013江苏高考作文题有感而做
世外有桃源 勿扰蝴蝶梦
赵禹振
一群探险者来到某地的大山深处探险,追寻大自然的神秘足迹。
这次探险活动本应发生在半年前,只是因为参加探险活动的人,在时间安排上的一些不合拍,才推迟到两个月前。
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由于山洞光线很暗,几乎看不见路,这群探险者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鱼贯前行。刚进洞时,路很窄且洞壁上还有些许突出的锐石,向前行了两百多米,路变得宽了,眼前也豁然开朗了起来。洞壁上错落分布着许多奇形怪状的钟乳石,间断地向下流淌着清澈的水滴,落在地上发出悦耳的叮咚声,更显出一份世外的宁静。又向前行进了几十米,忽然发现洞壁上栖息着一群色彩斑斓的大蝴蝶。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
由于这群色彩斑斓的大蝴蝶是他们从未见过的品种,相互之间还是出现了分歧:一些人认为不应该打扰蝴蝶,应该熄灭蜡烛,退出山洞。另一些人认为不应该熄灭蜡烛,退出山洞,应该在此轻声一点,尽情地欣赏这群从未见过的蝴蝶。短暂讨论后,他们暂定先熄灭蜡烛,退出山洞,过一段时间再点燃蜡烛进入山洞,看看是否打扰到蝴蝶后再形成统一的观点。
数日后,当他们再次点燃蜡烛进入山洞后,发现那群色彩斑斓的大蝴蝶不在原处,已经飞到山洞更深处去了,只剩下稍有变色的钟乳石和蜡烛燃烧产生的气味,让现场的探险者们感到此情此景的尴尬。原来几根点燃的蜡烛会引发这么大的变化:蝴蝶栖息处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探险活动打破了,它们被迫飞到山洞更深处,去寻觅另一个适合生存的安居地,继续自身的世外桃源梦。这次,探险者们没有出现分歧,不约而同地熄灭蜡烛,退出了山洞。虽然探险活动看起来似乎不太成功,但在这群探险者的心中却有了共同的收获:世外有桃源,勿扰蝴蝶梦。
回去的时候,这群探险者因一场突发的、多地区大面积的雾霾天气在高速公路上放慢了车速,却发现一些只是在夜晚活动的昆虫不时从车前一掠而过。到达居住城市后,电视里仍然在播放着专家们对此次雾霾天气的成因分析:近期气压偏低、工业污染严重、汽车尾气超标、森林绿肺失调等,而此时,电影院的工作人员正在张贴着电影《后天》的海报:由于人类向大自然的过度索取造成气候异变,在未来的某个时候,龙卷风、海啸和暴风雪接踵而至,全球即将陷入第二次冰河纪,人类面临一场空前的末日浩劫……
2013江苏高考作文评分细则及说明
【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但数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审题】
1、对本次“材料作文”的基本认识
提供给考生的材料,总是多义的。单义的材料,十分罕见。这就给“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的“材料作文”,提供了“角度自选”、“立意自定”的多种可能性。由于任何语言材料的存在,都有语境义和聚焦性,故考生在“自选”和“自定”时不能越出“材料”能指、所指的“固有范围”,不能任意发挥,无边无际。
2、对探险者与蝴蝶的基本理
这是一则经命题人改编而来的生活故事,也是一则价值取向明显且有“先天缺陷”的作文材料。大凡以材料的“人”、 “事”、“情”、“理”等角度入手,抓住“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平衡”、 “和谐”、 “美丽”、 “小与大”、 “关系”、 “影响”等关键词,形成的不脱离材料内容和含义范围的立意,都是允许的。
【评分细则】
等第
切题
立意
结构
记叙文
议论文
63—70
切题
独到、深刻
精巧;严谨
主旨与材料“神似”而有个性,有“灵犀”相通之默契,有巧妙而机智的构思,有生动传神的细节,有浓郁而清新的文采,故事有真实感和亲近感。
深入“分析”,对某一“含义”进行“分解”和“剖析”,多问几个“为什么”
56—62
准确、正确
完整;有特点
主旨与材料“神似”,有“灵犀”相通,有构思,有细节,有文采,故事真实,富有生活气息。
能够“分析”,能对某一“含义”进行“分解”和“剖析”,或多问几个“为什么”
49—55
基本切题
基本正确
基本完整
所叙人和事与“材料”相似,主题基本接近材料某一含义,故事平淡,写人叙事能力一般
观点从材料中来,但论证不很充分,虽略有分析,也有一定的层次或条理,但内在逻辑不够严谨
42—48
略有牵强
满足于简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完整ppt)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件.ppt
- 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文件+表格-符合TSG 07-2019特种设备质量保证管理体系.docx
- 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培训.pptx
- 延 安精神及其当代价值——党课讲稿.docx VIP
- 数据结构英文教学课件:chapter3 Linked Lists.ppt
- 2024年重庆市高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
- 国家版图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301-632题).docx
- 春节新年传统习俗PPT模板课件.pptx VIP
- (高清版)B 7000.225-2008 灯具 第2-25部分:特殊要求 医院和康复大楼诊所用灯具.pdf VIP
- 常见消防安全隐患图解(2.0版)_上海闵行消防.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