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慢性鼻炎【病因病机】01【辨证论治】02【预防调护】03【临证提要】04慢性鼻炎是指持续4周以上或炎症反复发作的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临床以鼻塞不通为主要特征,可伴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包括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本病属中医“鼻窒”范畴。【病因病机】本病多因伤风鼻塞治疗不彻底,表邪滞留于鼻窍,并循经入肺所致。其主要病机分述如下:1.肺气虚弱 久病耗伤肺气,使肺气不宣,鼻窍不利;或肺气素虚,卫表不固,易感邪毒,迁延不愈;或由于素体虚弱,风寒外邪侵袭,寒邪滞留鼻窍,使鼻部气血运行不畅,壅聚鼻窍而致鼻塞不通。2.脾虚夹湿 饥饱劳倦,耗伤脾气,脾失健运,脾气虚弱,气血化生不足,鼻失所养,湿浊上泛鼻窍而致鼻塞不通。3.气滞血瘀 外邪侵袭引起肝气久郁不解,肝主疏泻,调畅气机,情志不舒则气机郁滞,则血行瘀阻而致鼻塞不通。【辨证论治】(一)基本操作1.治法 疏经通络,行气通窍。2.手法 按法、揉法、拿法、一指禅推法、擦法。3.取穴与部位 风池、肩井、山根、神庭、百会、迎香、印堂、攒竹、太阳、大椎、头部五经、颈项、鼻部。4.操作(1)颈项部操作(2)头面部操作(3)擦大椎 (1)颈项部操作 患者取坐位,医者站其侧后方,按揉或拿风池1~2分钟;然后拿五经、颈项、肩井,自上而下操作3~5遍。(2)头面部操作 患者仰卧,医者坐其头侧,用一指禅推法沿山根推至神庭,再推至百会穴,反复操作3~5遍;然后按揉迎香、印堂、攒竹、太阳穴,每穴1分钟;最后用双手拇指或示、中两指指腹擦鼻旁,自鼻根至两鼻翼,以鼻腔内有温热感为度。(3)擦大椎 患者俯卧,医者用大鱼际或掌根擦大椎穴,以透热为度。(二)随证加减1.肺气虚弱证候:鼻塞时轻时重,或交替性发作;鼻涕黏而稀,遇寒加重,得温症减;鼻黏膜肿胀色淡,嗅觉减退,伴神疲气短,咳嗽痰稀,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细缓无力。治法:补肺益气,宣肺通窍。手法:按法、揉法、擦法、捏脊法。取穴与部位:大椎、风门、肺俞、脾俞、膻中、曲池、合谷、至阳、脊柱。操作:患者俯卧,医者站其体侧,按揉大椎、风门、肺俞、脾俞、膻中、曲池、合谷穴,每穴1分钟;然后擦大椎、至阳、肺俞、脾俞穴,以透热为度;最后捏脊3~5遍,2.脾虚夹湿证候:鼻塞流涕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涕黏,或稀或稠,鼻黏膜肿胀色淡,嗅觉减退,说话鼻音较重,伴头昏、头痛,食欲欠佳,大便溏薄,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腻,脉濡。治法:健脾除湿,祛浊通窍。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揉法、摩法、?法、擦法。取穴与部位:中脘、天枢、足三里、丰隆、脾俞、胃俞、大肠俞、腹部、腰背部。操作:①患者仰卧,医者站其体侧,用一指禅推法于中脘、天枢穴施术,时间约3分钟;然后用一指禅推法或按揉法于足三里、丰隆穴施术,每穴1分钟;最后摩腹3分钟。②患者俯卧,医者站其体侧,从上到下?腰背部3~5遍;然后按揉或擦脾俞、胃俞、大肠俞,以透热为度。3.气滞血瘀证候:持续性鼻塞,睡眠时加重,涕多黏黄,鼻黏膜肿胀、色暗红,嗅觉迟钝,伴咽部异物感,头重,昏痛,耳鸣,听力减退,舌暗红或有瘀点,脉弦细或涩。治法:活血化瘀,行气通窍。手法:按法、揉法、?法、一指禅推法、擦法。取穴与部位:曲池、血海、足三里、膈俞、肺俞、肝俞、大椎、至阳、腰阳关、腰背骶部。操作:①患者仰卧,医者站其体侧,按揉曲池、血海、足三里穴,每穴1分钟。②患者俯卧,医者站其体侧,从上到下?腰背部3~5遍;然后用一指禅推法或按揉法于膈俞、肺俞、肝俞穴施术,每穴1分钟;最后擦大椎、至阳、腰阳关及腰骶部,以透热为度。【预防调护】1.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积极治疗伤风鼻塞;鼻塞重时,不可强行擤鼻,以防邪毒入耳。2.戒除烟酒,注意饮食卫生和环境保护,避免理化因素及粉尘刺激。【临证提要】1.推拿治疗本病可减轻或消除鼻塞及其黏性分泌物,缓解头痛、失眠等症状,但对于鼻中隔畸形、鼻腔狭窄、鼻息肉者应考虑手术治疗。2.避免长期使用血管收缩剂滴鼻。
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文档需要修改请直接站内联系。专业医学课件制作,医学教案,教学设计制作,医学相关写作与发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