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国开电大 古代汉语(2)形考册作业2答案 .pdf

国开电大 古代汉语(2)形考册作业2答案 .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开电大 古代汉语(2 )形考册作业2 答案 古代汉语(2 )形考作业2 (以下两题选作一项,100 分。) 一、以古文命菜名 影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吴漪向赵白石献 菜,深情表白。她献出了三 道菜,每道菜以古诗文命名: (1)青 菜。其名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2 ) 母鸡汤。其名为“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3 ) 桂花蒸鱼。其名为“相濡以沫”。 赵白石婉言回答: (4 )“萝卜青 菜,各有所爱”。 (5 )“佳人在水一方,可我曾经沧海难为水。” (6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查阅资料, 指出对话中加横线语句的文献出处。2.根据诗句含义来解读吴、赵二 人对话。 答:1.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出自曹操的《短 歌行》,但是他这几句也是摘抄。它原出自 《诗经·郑风》。“溯洄从 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出自《诗经》中的《国风·秦 风·蒹葭》。“曾经沧海难为水”出自元稹 《离思五首》。“相濡以沫, 不如相忘于江湖”出自《庄子·内篇·大宗师》及 《庄子·外篇·天 运》。2.吴漪给赵白石做了三道菜,还用诗经里的爱情诗为菜起名。 借菜名向赵白石表白。好在赵白石反应很快呀,吃第二道的时候就觉 得不对劲了,于是就有了文人之间的表白,拒绝也是诗意满满。 第 一道菜:“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这一句话出 自于曹操的 《短歌行》,简单来说就是吴漪对赵白石说:“自从你救了 我之后,我的脑袋里就都是你了,到现在每天想念都难以放下啊!” 这么文诌诌的告白,赵白石也是个读书人,一听就明白了。可惜赵白 石对第一道菜的品评是:“香料炒制的极好,可惜青菜略嫌普通,不 过这盘青菜若是换成萝卜恐怕更为出色”言下之意就是青菜萝卜各有 喜好,赵白石就是不喜欢吴漪啊。第二道菜:“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段话出自《诗经·蒹葭》,简单来说就是 意谓着吴漪为了追求爱,坚定了自己的意志,想追寻着赵白石的身影, 但赵白石身影朦胧,吴漪虽然爱慕却不知道怎么接近。不过赵白石以 唐 ·元稹 《离思五首·其四》的第一句:“曾经沧海难为水”拒绝了 吴漪的表白。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意思是经历过无比深广苍海的人,别 处的水也难以吸引他了。也就是赵白石心中已经有了爱慕的物件,这 个人让赵白石相当的在意,赵白石面对吴漪的表白,也难以动心。第 三道菜:“相濡以沫”。“相濡以沫”出自《庄子.大宗师》,整段话是: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简单来说,两只鱼在泉水干枯之后,互相用嘴呵出气体,用口沫湿润 对方,也就是吴漪告诉赵白石,想跟赵白石在一起,即使共患难也愿 意,因为吴漪愿意与赵白石同心协力。但赵白石表示:“这鱼我记得 庄子的原文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不如两忘而化其道,海阔天 空何必执着盘中空间。”意思就是赵白石觉得就各自去找幸福,彼此 都开心也都自由自在。赵白石心里早已有周莹,怎么可能把吴漪放在 心里,赵白石看了三道菜,心中有数,也暗示着吴漪自己心中早有爱 慕之人,希望吴漪去找寻自己的幸福,毕竟吴漪就不是赵白石的菜啊! 二、“死亡”的不同说法 1987 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贾宝玉和薛宝钗大婚之日,贾 琏含泪奔 进来禀告老太太:“贵妃‘薨’了。” 请问: 1. “薨”是 什么意思?2.请结合古代汉语中有关对死亡的称呼,分析贾琏这样说 对不对?为什么? 3.古代对于不同人物的死亡具体是怎么称呼的? 请举例(至少三个)说明。 答:1. “薨”意思是君主时代称诸侯或大官等的死亡,古时专用 字。2.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 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这反映了奴隶社会 和封建社会里严格的等级制度。君王至高无上,享有种种特权,连“死” 也有专称,除 “崩”外,还有“山陵崩”、“驾崩”、“晏驾”、“千秋”、 “百岁”等。一般官员和百姓死亡,则称“殁”、“殂”、“千古”、“殒 命”、“捐生”、“就木”、“溘逝”、“作古”、“弃世”、“故”、“终”等。 不过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情况也逐渐有所改变,其限制也不再那么 严格,唐代时,二品以上官员死称“薨”,五品以称“卒”,自六品以 下以至平民百姓都称“死”。到了清代,皇室成员中,皇帝和皇太后 等身故都称为“崩”,皇贵妃以下到嫔、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 皆称为“薨”。从上述的分析可见,贾琏这样说并没有错。 3.皇帝之 死:崩;大夫之死:卒;庶民之死:死。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