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史重点整理 .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医学史 第一章 医药的起源 1. 从巢居发展而来的干栏式建筑,下层养家畜,上层居住人,能防潮防水,防兽防敌。 2. 在金属针具之前,中国最古老的医疗工具是砭石。是一种锐利的楔型石块,也是我 国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用来切开脓肿和排脓放血。 3. 在原始宗教舞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医疗保健方法是导引术。 4. 矿物药的发现,大约开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5. 灸法:通过对身体某一部位进行固定温热刺激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 6. 为什么古代中药著作皆称 “本草”? 古代以植物药为主 第二章 早期的医药卫生知识和实践 1.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古老的文字 ,我国最早关于龋齿的记载见于甲骨文。甲骨文中 我国最早关于传染病、流行病的记载是 ?“疾年” “雨疾”“降疾”“疾疫”。 2.蛊 :甲骨文的记载。象征腹中之寄生虫 ,是将虫与人体相联系的最早记载。 3.目前所知对药物进行的最早分类记载于 《周礼•天官》,五药 (草、木、虫、石、谷)。 4.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药物知识的书籍之 一。我国最早的病名记录见于《诗经》。 5.先秦文献中收录药物最多的是《山海经》,该书虽非药物学专著,却包含了丰富的药 物学知识。 6. 酒的药用作用? ①酒能通经活络、提振精神,也有驱寒散瘀、麻醉镇痛或消毒杀菌的作用。 ②酒又有挥发性能且能充当溶媒,所以后世成为常用的溶剂,并且用来加工炮制药物, 制作药酒。 ③对“外感风寒”“劳伤筋骨”等病有治疗作用。 “鬯其酒”见于甲骨文,是目前所知关于药酒的最早记载。 7. 酒在《汉书•食货志》中被称为“百药之长”。 8. 何为汤液 ?汤液传说由何人发明 ? 汤液即汤剂,又称水药,是将所选的多种药物混合煎煮后用于医疗。传说汤液由伊尹 创制。意义:1.整体观在药物学运用上的具体体现 2.为提高疗效、减低毒性的深化研究提 供条件 3.为方剂学诞生埋下伏笔 9. 病入膏肓的典故与医缓有关。其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治法规范 “攻”“达”“药”。 10. 公元前 541 年秦国名医医和为晋侯诊疾提出的病因学说是六气病因学说。“六气” 是指阴、阳、风、雨、晦、明。 11. 周代的医学分科和医政制度情况? 据 《周礼•天官》记载,周代医生已分为食医 (营养医生,掌管帝王膳食的营养卫生)、 疾医(内科医生,为王室与民众服务)、疡医(外、伤科医生)、兽医(疗兽病、兽疡)四 科。周代还建立了一套医政组织和对医疗工作的考核制度:设医师,相当于卫生行政官吏, “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定考核,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 次之,十失四为下;慎病死,根据医生的治愈率,评定医生的级别和俸禄 ,建立病历记录 和死亡报告。 12. 周代婚姻制度倡导 “三十曰壮 ,有室”“男三十娶女二十嫁”“男女同姓其生不 蕃”,对预防遗传病、先天病有积极意义。 13. 《左传》中记载“国人逐瘛狗”,通过驱逐狂犬来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第三章 中医学术体系的建立 1.第一位有正式传记的医学家是扁鹊。 2.华佗创制了“五禽戏”(养生),发明麻沸散 (外科麻醉 ),托名华佗的医学著作是 《中藏经》。“人体欲得劳动 ,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 ,血脉流通 ,病不得生,譬 犹户枢不朽是也” 。 3.迄今为止 ,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医方书是《五十二病方》。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 , 现存 10000 余字,分为 52 题,283 方,用药 247 种。真实地反映了西汉以前的医学水平。 在临证方面,所论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科,外科尤为突出。本书在中药方剂学方面 也有相当成就,处方用药初步运用了辨证论治原则。 4.我国目前发现最早论述经脉学说的文献是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5.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妇产科专著是《胎产书》。 6. 《黄帝内经》成书时间?基本内容与成就? 《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秦汉时期,奠定了中医学发展基础。 强调整体观念(人与自然,人体自身,人的心身,人与社会);重视脏腑经络 ;运用阴 阳五行 ;在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等方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59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