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重组卷04-冲刺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3(山东专用)(解析版).pdfVIP

重组卷04-冲刺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3(山东专用)(解析版).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绝密★启用前 冲刺2023 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4 山东地区专用(解析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5 3 45 一、选择题:本题共 小题,每小题 分,共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2022 年高考辽宁选考) 春秋末期,中行氏在晋国内部纷争中失败,中行寅因此怪罪太祝祭祀用的牺 牲不肥美且斋戒不敬,太祝则认为中行寅不修德义而招致民怨,“一人祝之,一国诅之,一祝不胜万诅, 国亡不亦宜乎!”太祝的观点 ( ) A. 反映了民本思想倾向 B. 质疑了祭祀功用 C. 强调了宗法伦理关系 D. 否定了君权神授 1.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末期,晋国太祝认为中行氏在纷争中失败,是中行寅不修德义,引发 一国民众怨恨所致,其观点反映了民本思想倾向,A 项正确;质疑祭祀功用的是中行寅而非太祝,排除 B 项;材料并未体现血缘宗法伦理关系,排除 C 项;太祝的观点并未否定君权神授,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2 2022 .( 年高考全国甲卷)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 “击壤” 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 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A.孔子 B.老子 C.韩非 D.墨子 2.B 【解析】材料“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体现了当时人与自然的和谐,反映了老 子 “顺应自然”的思想,“百姓无事” “帝何德于我哉”反映了百姓生活较少受到干预,反映了 “无为” 的思想,B 项正确;孔子主张仁、礼、以德治国,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 A 项;韩非主张加强君主专制和 中央集权,主张法治,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 C 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思想,材料没有体现, 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3. (2022 年高考湖南卷)据下表可知 ( ) 时间 事件 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 废除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 始置进士科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 恢复九品中正制 唐太宗贞观初年(627) 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 A.世家大族没落 B.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 C.门阀观念强化 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 3.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隋文帝到唐太宗,以门第为主要考查标准的九品中正制最终被废除,而以才 学为主要考查标准的科举制已经兴起,这反映了国家选官制度的调整趋势。同时,依靠九品中正制把握政 治统治权的世家大族也随之没落,A 项符合。B 选项,材料未涉及科举制弊端,且隋唐时期科举制发挥的主 体影响是积极的,排除。C 项不符合隋唐的历史大趋势,排除。D 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4. (2022 年高考广东卷) 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手,教化坠于地”; 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 “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A .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 B .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 .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D .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4.C 【解析】根据材料“儒失其手,教化坠于地”“与 ‘吾儒’水火不容”,可知李觏、张载认为佛道传播严 重威胁到了儒学的主流地位,使儒学所强调的道德教化难以在社会推广,所以主张复兴儒学,以便应对佛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