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hbiw环境法合成n,n-二苄基乙二酰胺
1 醛胺缩合反应生成hbiw的副产物
氨基溶胶(hniw)是迄今为止综合有效的高能量密度化合物之一。它的合成和技术研究是目前高能量密度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六苄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BIW),是制备HNIW的最初中间体,HBIW通过氢解反应合成HNIW的一种硝解前体TADBIW。在乙二醛和苄胺发生醛胺缩合反应生成HBIW的过程中会发生副反应,生成的副产物会使 HBIW在乙酸酐中氢解反应的催化剂中毒,导致反应产率降低,甚至无法进行。R.B.Wardle发现,HBIW在氢解时,极少量N-苄基乙酰胺会使催化剂中毒,N-苄基乙酰胺占HBIW总量的6.8‰是催化剂中毒的最低浓度; Michael Chaykovsky等人在1991年曾经从醛胺缩合反应中得到了双-(2,4,6,8-四氮杂双环[3.3.0]辛烷)。本研究通过醛胺缩合的方法制得HBIW,经薄层分析,发现产物中含有少量副产物。用柱色谱分离该副产物,并经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化学电离质谱(MS)及元素分析,证明它即为N,N′-二苄基乙二酰胺。
2 实验
2.1 固体样品的表征
仪器: 尼高力公司210FT-IR(KBr压片); Brucker公司ARX-400(400 MHz)1H NMR(氘代丙酮为溶剂); 岛津公司2010ESI-MS质谱(采用甲醇溶解后进样,分别对试样正离子化、负离子化,正离子化时又分别加入钾盐、钠盐结合到试样上); ZAB-HS质谱仪(固体样品直接进样); PE-2400型元素分析仪。
试剂: HBIW缩合用乙二醛和苄胺为工业级,HBIW重结晶用丙酮为工业级,其它所用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及化学纯。
2.2 分离和鉴定杂质
2.2.1 标准品溶液的配制
取500 g重结晶后的HBIW,用丙酮对其进行重结晶,丙酮母液经五次蒸发浓缩、过滤、低温结晶、过滤后,得到410 mg红黄色粘稠状物质待分离。用薄层色谱确定乙酸乙酯-正己烷为展开剂,采用200~300目柱色谱硅胶湿法装填成35 mm×480 mm色谱柱,根据需要梯度增加展开剂的极性。通过柱色谱的分离,得到74 mg样品,用乙酸乙酯进行重结晶,低温下过滤分离,干燥得到白色片状固体,有晶体光泽,熔点为218~220 ℃,可溶于乙醇、乙酸乙酯及DMF等有机溶剂。
2.2.2 杂质的分子量和红外及核磁共振分析
质谱分析: 电喷雾离子化质谱(ESI-MS)离子源的产生属于软电离,小分子量的物质几乎不产生离子碎片,分子离子峰即为基峰。杂质的正离子结合Na+、K+后进行测试,出现了m/z为269.2(M1)、292.3(M2)、308.2(M3)的系列峰,M2与M1之差为23(Na+),M3与M1之差为39(K+),则M1是准分子离子峰(M+H)+。负离子图谱中准分子离子峰为267.6 (M-H)-。综上可以得出杂质的分子量约为268。
元素分析测定结果为: C 71. 56%,H 5.86%,N 10.43%。分子量为268的物质中分子式为C16H16O2N2中C、H、N含量的计算值分别为C 71. 64%,H 5.96%,N 10.45%。
红外分析: 红外谱图中,波数3280,2910,1640,1530~1100 cm-1处有较强吸收。波数3280 cm-1处的强吸收,是N—H键的伸缩振动吸收; 波数1640 cm-1有尖锐且最强的吸收,是酰胺中的C=O键的伸缩振动的吸收; 波数1525 cm-1处的尖峰及其周围的2~4个峰为苯环上的碳骨架的伸缩振动吸收; 波数694 cm-1处的强吸收是苯环上C—H键的面外弯曲振动的吸收。
核磁共振分析: 由杂质的1H NMR谱图得知,化学位移为4.5,7.3,8.6有三组吸收峰,并且由积分比为2?5?1可知各自氢的个数为4,10,2。其中化学位移在低场8.6处的单峰是仲胺上的氢的吸收峰; 苯环上十个氢在7.2左右形成多重峰是苯环十个氢的吸收峰; 高场4.5处的双峰是苄基上的氢的吸收峰。
综上谱图分析初步确定该杂质为N,N′-二苄基乙二酰胺: (Bz-NHCO-)2(Bz为苄基),分子结构为:
2.3 n、n-2,乙酰基二胺合成及光谱分析
2.3.1 mol/双环芳烃的反应方法
在带干燥管及尾气吸收装置的回流冷凝管、滴液漏斗的三颈瓶中加入6 g(约0.056 mol)苄胺、4.5 g(约0.057 mol)吡啶和40 mL甲苯,在搅拌和冰盐浴冷却的条件下, 慢慢滴加4 g(约0.031 mol)草酰氯, 反应式如下,滴完后在室温下再反应4 h。过滤得浅黄色固体, 以稀盐酸洗2 次, 用蒸馏水洗后干燥,得黄白色固体。 再用无水乙醇重结晶, 得到白色片状晶体,m.p. 218~ 220 ℃。将合成的物质与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