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赤壁赋
苏轼
必修上册
【古诗文初记】新高考语文必背72篇
素材挖掘与写作运用
课后练习
原文批注
理解性默写
第一章
原文批注
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仁宗嘉祐年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苏轼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神宗时他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求外调,任杭州通判,继知密州、徐州、湖州等。后以作诗“谤讪新政”罪被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后因与旧党政见不合,遭到新旧两党夹击,被外放知杭州、扬州等。绍圣元年,新党再度执政,他因“讥刺神宗”的罪名又被贬谪惠州。徽宗即位,遇赦北归,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
苏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想象丰富,成就卓越,因而有“浑涵光芒,雄视百代”的称誉。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其词开豪放一派,与南宋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他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苏轼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他还善画竹,也喜作枯木怪石。
原文追踪复习
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 )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 )之间。白露( )横( )江,水光接天。纵( )一苇( )之所如( ),凌( )万顷( )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 )御( )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 )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既望(过了望日后的第二天,通常指农历每月的十六日)
徐(缓缓地) 兴(起)
举酒属客(劝客人饮酒。)
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白露(白茫茫的水气)横(横贯)
纵(任)一苇(比喻极小的船)如(动词,往、去)
凌(越过)万顷(指广阔的江面)
茫然(旷远的样子)
冯虚(凭空,凌空。冯,通“凭”,乘;虚,太空。)
御(驾御)
乎(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遗世独立(遗弃尘世,独立存在)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白茫茫的水汽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浩瀚无垠的茫茫江面。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
原文追踪复习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 )兮溯( )流光。渺渺兮( )予怀,望美人( )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 )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舞( )幽壑( )之潜蛟,泣( )孤舟之嫠妇( )。
空明(月光下的清波)
兮溯(逆流而上)
渺渺兮(悠远的样子)予怀
望美人(指所思慕的人)
倚(依,循)
歌而和之(用萧随着歌声伴奏。和,同声相应,唱和。)
如怨如慕(像是哀怨,像是思慕。怨:哀怨。慕:眷恋)
余音袅袅(余音:尾声。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缕(细丝)
舞(使……起舞,使动用法)
幽壑(深谷)
泣(使……哭泣,使动用法)
嫠妇(寡妇)
在这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打着节拍唱起歌来。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在泛着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美人(君主)啊,却在天的另一方。”有会吹洞箫的客人,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的声音呜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原文追踪复习
苏子愀然( ),正襟危坐( ),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 )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 )望夏口,东( )望武昌,山川相缪( ),郁乎( )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
文档评论(0)